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形状 >> 短趾百灵,云南省鸟类新记录
近日,摄影爱好者在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一只短趾百灵,经专家鉴定,该鸟为云南省鸟类新记录。今年11月以来,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已累计监测到东方鸻、短趾百灵两种云南省鸟类新记录。
▲短趾百灵郭康于年12月5日摄于青华海片区青华湿地
学名:短趾百灵
拉丁名:Alaudalacheleensis
英文名:AsianShort-toedLark
短趾百灵(也叫亚洲短趾百灵)是体型小而紧凑、沙褐色较深的百灵,与大短趾百灵很相似,但无颈上的黑斑,且三级飞羽不延伸到初级飞羽末端。嘴较粗短,胸前具细纵纹,腹部很白很干净。站姿甚直,上体满布纵纹且尾具白色的宽边而有别于其他小型百灵。分布于蒙古,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至渤海湾、吉林和黑龙江,南至山东。栖息于干旱平原及草地。短趾百灵拥有悦耳的歌声,喜欢边飞边鸣。
▲短趾百灵郭康于年12月5日摄于青华海片区青华湿地
另外,观鸟爱好者陆续观察到其他4种青华海鸟类新记录,分别是白腹隼雕、红喉鹨、草原雕和凤头鹰。其中,红喉鹨为保山市新记录。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类增至种(详细名录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红喉鹨汪金芳于年11月17日摄于青华海片区青华湿地
▲白腹隼雕郭康于年11月27日摄于青华海片区青华湿地
▲草原雕(稀有记录)郭康于年12月1日摄于青华海片区东湖
▲凤头鹰张世红于年8月30日摄于青华海片区东湖
下一步,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将继续加大对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力度,并将于年底编制《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名录》,同时加大对越冬候鸟的保护力度,确保候鸟们安全越冬。
(来源:隆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