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天敌 >> 河南70后,今年49岁,曾二婚给人当22
这是第期真实人物故事
口述:王若华
我叫王若华,河南人,今年49岁。
自古以来,提起“后妈、继母”这个身份,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恶毒”。
似乎继母天生是坏人,无恶不作,十恶不赦。
我当了22年继母,说起当继母的感觉,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又爱又怕。
怕别人怀疑我对孩子不好;怕我教育不好孩子,别人说我不尽心;怕孩子头疼脑热,别人说我苛待孩子……
就算孩子走路摔一跤,我都会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我。
我怕别人戳脊梁骨,但我更怕的是孩子与我疏远。
孩子有点风吹草动,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事情没做对,惹孩子不高兴。
但我作为普通女人,难免有自己的私心。
曾经我对继女做过一件事,导致我们关系疏远,至今过去将近20年,我仍然耿耿于怀。
或许,有些缘分天生注定,有些人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我还没来得及和继女说声抱歉,她就在去年国庆节远嫁外地。
她婆家在唐山,是个震后重建的美丽城市,但离我们家将近有公里。
全家人除了我,都同意这门亲事。
我心里难受,不只是路程太远,最主要的是我还没有好好疼爱女儿,她却已经长大了。
年,对新中国来说是坎坷不平的一年。
这年,三位伟人相继逝世,东北遭遇陨石雨,唐山发生特大地震,死伤无数。
而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不知道唐山这座城日后会与我产生如此大的羁绊。
年,我出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我家条件一般。
我母亲勤劳朴实,农忙时拼命干活,农闲时打零工赚钱。
我父亲是名退休工人,工资每月不到元,却要供养我们兄妹仨人,负担很重。
我是家中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身为长姐,我从小就肩负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直到我们各自成家立业后,平时各忙各的,联系才逐渐变少。
但哪家有事情发生时,我们之间仍然电话不断,互相关心。
虽然我们每个小家的日子都不算太富裕,但也过得平稳。
不过,因为时代原因和家庭原因,我的童年不算快乐。
我父母感情不和,家里几乎没有一天安宁日子。
我耳边不是萦绕着母亲伤心的哭泣声,就是父亲咬牙的怒骂声,有时还夹杂着我们兄妹仨人因恐惧而发出的哭喊声。
小时候,我们不懂世事,痛恨父亲的霸道无情,心疼母亲的悲伤无助。
长大后,我才知父亲也是最苦的受害者,是命运捉弄了他们,是世俗礼教害了他们。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父母在步入老年之际,放下心结,互相体谅,生活幸福。
那时,爷爷身体不好,奶奶对我父母的吵闹既伤心又无能为力。
他们担心我长期受到惊吓对成长不利,就把我带在身边喂养。
记忆中,村西头的桥洞下是我感到最快乐的地方。
涓涓细流从身边潺潺流过,那清脆的哗哗声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让我忘却一切烦恼。
偶尔,奶奶会带着我去溪边玩水,那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只可惜过于短暂。
奶奶在又一次听到我父母吵架的消息时,急火攻心,医院。
直到离世,她都不能动弹,不能言语,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
疼我爱我的奶奶走后,我失去了所有的欢乐。
父母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特别缺爱。
年,我25岁,顺理成章步入婚姻的殿堂。
那时,我带着对新家庭的渴望、希望,走进一段崭新的人生。
可我没想到,由于童年缺失父爱,陷入对方的甜言蜜语中,婚后我发现对方不诚实,只能伤心离开。
(我带女儿去郊外看花)
年,我27岁,结婚不到3年就离婚归家。
当初,世俗对于女人的定义就是照顾家庭,相夫教子,女人离婚,会连累全家人抬不起头。
我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我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无法自拔。
年,我现任丈夫的前妻去世,留下一个年仅6岁的女儿。
丈夫的妻子贤惠能干,深得婆家人的赞赏。
丈夫前妻不幸离世后,他心痛不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个月不怎么说话,也不好好吃饭。
他用烟酒来麻痹自己,睡不着就服用安眠药,有次还差点出人命。
那时,我也还未走出离婚的阴影,不愿再嫁,丈夫的前妻刚过世两个月,也不愿再娶。
我们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想娶,见面纯粹是为了媒人的面子,也想找个人倾诉内心的烦闷之情。
我们见面的那天晚上,我一句话都说不上,全是他一个人在讲。
讲他的父母如何在这段时间为他提心吊胆,讲他的前妻如何好。
他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妻子,让她遭遇不幸。
他又哭着说六岁的女儿害怕他出事,天天陪在他身边。
整整两个月来,他无处诉说的心里话,一股脑全倒在我这个初次见面的相亲对象面前。
我们临分别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做的事情不合时宜。
他有点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初次见面,就给你说了我家的许多事。
如果不嫌弃,希望明天晚上还能见到你。”
起初,我们根本没想着会继续谈下去。
但说实话,初次见面,我对他也有好感。
他对前妻念念不忘,我却觉得他是个有担当,负责任,重情义的男人。
阴差阳错之下,我们开始彼此的心灵沟通,并按照当地习俗,在他前妻离世快天时,登记结婚。
说真心话,在这之前,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成为传闻中的“后妈”。
因为当时我已被婚姻伤透了心,尽管父母百般劝解,我也发誓不再嫁人。
而且,我明白后妈不好当。
可偏偏遇到我丈夫,他女儿乖巧懂事,可爱活泼,就像只灵动的百灵鸟。
离婚后,我就像个行尸走肉,心从来都没有苏醒过,每天除了上班,不愿出门不愿见人。
小孩子的治愈力很强,我很快就想去闻闻春天花香的味道。
后来,我听婆婆说,丈夫每次相亲都要带上女儿,心思直白也很暖心。
对他来说,没有照顾好前妻,一定要照顾好女儿。
由于公婆为人真诚,四方街邻给他介绍的对象有好几个,并且还都很优秀,家境也不错。
而我只是个企业工人,没容貌也没家庭背景,家还在农村。
我搂着女儿问:“那几个阿姨都比我好,为什么选我做妈妈?”
女儿一笑,说她第一次见我,就感觉我像她母亲一样温柔可亲。
因为女儿喜欢我,在我们见面的第三天,丈夫就把女儿直接带到我家,说他上班忙,托我照顾他的女儿。
(我女儿养的小猫咪)
那天,我也不知道从哪来那么大的勇气。
我竟然在旁人的各种笑容下,牵着女儿的手下河趟水,捉鱼。
晚上,我和女儿挤在一起,给她讲故事,驱蚊子,哄她入睡。
第二天早上,丈夫下班来接女儿回家,我竟有种舍不得的感觉,女儿也是依依不舍,眼泪汪汪。
但我经历过婚姻的伤痛,当丈夫提出跟我结婚时,我除了哭,竟然不敢回答。
女儿一见我哭,赶紧从摩托车上一骨碌爬下来,抱着我说:
“阿姨做我妈妈好吗?我想有个妈妈。”
孩子的童言稚语,让我更加痛心,为自己的失败婚姻,也为女儿的不幸身世。
自从前妻不幸离世后,我丈夫的整个心思都在女儿身上,只要他女儿高兴,他什么都愿意做。
哪怕是再婚,他都选择遵从女儿的意愿。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以后不管和谁生活在一起,只要另一半对女儿好,就算过得磕磕绊绊都无所谓。
结婚后,他亲口对我说,跟我结婚都是因为他女儿喜欢我。
但他把我宠成宝,公婆对我也很好。
尤其是女儿天天粘着我,我和爱人根本看不出是重组家庭,倒像恩爱许久的如意夫妻。
和爱人结婚的那天晚上,送走客人后,我才发现女儿在我们的婚床上睡得格外香甜。
爱人看着我一脸苦笑,我却一脸开心,揽女儿入怀。
结婚时,父亲读过书,想得开,对我的选择表示理解。
他说:“孩子是无辜的,小小年纪没了亲妈,你要好好对人家。”
母亲身为女人,更懂我的不容易,她则泪眼婆娑,担心我受委屈。
其实,母亲的担忧我不是没想过,但我又觉得能跟女儿相处好,就跟母亲保证我一定会过得很幸福。
事实证明,我和女儿确实相处得很好。
她去上学,非要我送,放学回家,我脸上都是她亲的口水。
我自己的生日,我都忘记了,她却用心记着。
回我娘家,她一声“姥娘”,一声“姥爷”地叫,把我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
我想,要不是因为那一句话,或者我的心胸再开阔一些,也许我对女儿的爱会一直甜蜜下去。
那天,我去接女儿放学,她表姑家的儿子指着我对女儿坏笑一声:“你看你妈像个山晕儿。”
意思是说我不洋气,不打扮,看起来土里土气。
当时周围很多人,我的脸一阵发热儿,但又不好意思发火。
我以为女儿很爱我,肯定会不顾一切地出来反对,可她什么表示都没有。
我忍不住期待地看着她,哪怕她不反驳,拉着我离开,我心里也会感到很温暖。
毕竟我对她倾注了感情,我希望她能维护我。
但她无动于衷,我认定她也在心里嘲笑我,和别人一样看不起我。
我心里不是滋味,本来我婆家是城里人,我是农村人,我就觉得有点自卑。
再加上女儿没有按照我预想中的维护我,我更伤心。
现在想想,女儿也许那时候心里很生气,但她或许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年纪还小。
也有可能是我对女儿的要求有点过,她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会给我造成伤害。
反正我现在仍然对件事耿耿于怀,想起来心里还是很后悔。
从那以后,我看女儿的眼神变了,说话的口气更重,亲昵的动作更少。
总之,各种与女儿之间的快乐互动,一夕之间都变成了负担。
渐渐地,我感觉自己与女儿之间的情分变得陌生。
有时候我也很自责,觉得她还是个孩子,也许那件事是我自己想多了,我不应该那样对她。
可我又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
尤其是在有儿子以后,我表面上对女儿依旧维持着爱护,但心里的天平悄然之间发生倾斜。
可令我惭愧的是,女儿还像以前那样依旧爱着我,想着我。
我生日,她亲手为我制作贺卡;
我上班累,她给我煮面吃;
我和丈夫闹别扭,她让丈夫给我道歉……
总之,在我进门的那一刻起,女儿就学着小心翼翼地长大。
现在想想,在我面前,女儿连我儿子一半的撒娇和任性都没有。
其实,她也很渴望我给她的关心和温暖,很想让我陪陪她,抱抱她。
(女儿出嫁时,我和爱人佩戴的胸花)
可我又是怎样做的呢?
女儿上初三那年,有次星期天回家,独自一人在屋内写作业。
她弱弱地对我说:“妈,我感觉家里好冷。”
可惜,我没听出女儿的弦外之音,还以为她不想学习,在找借口。
还有高三那年,女儿和同学发生矛盾,躲在学校的丛林中,不肯回教室。
当我和丈夫赶到学校,女儿哭着说:“谁都不要过来,我只要妈妈过来。”
听着女儿的哭声,我的心碎了一地,我可怜的女儿,心里不知道藏着多少委屈。
其实,我自诩对她和对我儿子一样好,但我给她的关心远远不够。
我在行为上没有多明显的倾斜,但我心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比如疫情刚开始爆发时,我儿子青春期叛逆,出门不肯戴口罩,把我和丈夫气得不行。
女儿就去和儿子理论,结果话不投机,俩孩子打了起来。
我一看儿子的脸上被抓伤,有点心疼,但想着女儿也是为我抱不平,啥也没说。
但女儿把手一扬,笑嘻嘻地对我说:“妈,我的手被弟弟咬伤,都流血了,你都不关心我。”
女儿似乎在跟我开玩笑,但我惭愧得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至今,我只要一想起曾经对女儿的态度,我就觉得悔恨不已。
好在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我儿子和女儿关系很好,没有一点隔阂。
碰到好吃的东西,他们姐弟都会想着对方。
每年我丈夫前妻忌日时,两个孩子都会去上坟磕头。
女儿现在出嫁了,姐弟俩每星期都要通电话,一说就是一两个小时,还舍不得放下电话。
他们那次打架,是唯一的一次,还不是因为姐弟之间有什么矛盾,单纯是因为孩子心疼我。
过去的事情,我追悔莫及,还来不及弥补,女儿就长大了,离我远去。
女儿不但很爱我,也很懂事,尤其是学习上很少让我操心。
她曾在江苏念大学,毕业后,考入我们本地的一所学校教书。
看着女儿如此争气,我和丈夫都很高兴,开始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
可每次女儿都相不中,不是嫌弃对方长相不对眼,就是感觉没有话说,反正是横竖不同意。
直到有天,她带着一个唐山男孩来我家。
我才知道,原来女儿早已有心上人。
可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伤心,因为太远了,相距多公里。
丈夫也舍不得女儿远嫁,可为了女儿的幸福,他还是极力劝我想开一点。
只是,他哪里知道我心中对女儿的愧疚。
如今,女儿长大了,我只想女儿能嫁得近点,让我余生有机会弥补过去缺失的关心和爱。
就像她小时候,我给她的头发编了12个小辫子,她高兴坏了,一个星期都没舍得散开。
她向小朋友自豪地炫耀:“看,我妈妈给我编的。”
她过生日时,我给她买条新裙子,她穿小了、褪色了也舍不得丢掉。
女儿结婚那天,天气不错,所有亲朋都很开心。
可我人在笑,心却在流泪,因为我把女儿弄丢了。
我很后悔,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只是在努力完成一个好继母的形象。
我有多少次躲开女儿的拥抱,多少次对女儿不冷不热,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作为继母,也许我对女儿的好,已经令很多人夸赞,可没人知道背后的疏离与隔阂。
这么多年,我只是严格要求女儿要学会独立,学会照顾自己,做个知书达理的女孩。
却忽略了女儿还是一个娇弱的小姑娘,她也想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
而我很少给她撒娇任性的机会。
如今,女儿远嫁他乡,我才如梦方醒。
原来,我与女儿的缘分也就是这浅浅的22年。
如果时光能倒流,一切能重来,我不想做外人眼里的好继母,我只想做个好妈妈。
这是记录的第个真实人物故事。
我觉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拥有感动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讲述出来,你就会减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乐分享出来,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请发私信给我
小鹿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