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生活环境 >> 陈卉金嗓子唱响大别山民歌信阳网信
谈起热爱的民歌,今年43岁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市音乐骨干教师陈卉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陈卉出生于新县的一个小山村,爷爷、姥爷、父亲、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从小耳濡目染,兄妹几人打小就会哼唱民歌。一家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逢年过节一起唱民歌。陈卉也因为歌声甜美,被大家称为山里飞出的“百灵鸟”。
16岁那年,陈卉报考了潢川师范学校,面试时唱了一首《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打动了评委,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潢川师范幼师班。年8月,陈卉放弃留校的机会,回到家乡新县沙窝镇星海希望小学工作,在校担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兼全校13个班的音乐老师,这一干就是7年。她辅导的文艺会演节目屡获全县一等奖,并获得新县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
陈卉真正走上民歌演唱之路,得益于原市文化局年8月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当时市文化部门派人到各县挑选民间歌手,陈卉凭借《偷花》和《打六望》两首民歌脱颖而出。
作为音乐老师,陈卉立足小学艺术教育,充分发挥传承人优势,在学校挑选了一批喜欢唱民歌的孩子,每周开设一小时的民歌课堂。孩子们学会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段锦》《苏区颂》等有代表性的信阳民歌,让民歌从田间地头飘入书香校园,将非遗项目信阳民歌的传承保护落到实处。
“民歌是最受乡亲们喜爱的节目,事实证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才是大家最喜欢的文化。”陈卉说,利用演出机会,她还向乡亲们学到了很多原汁原味、不加修饰的民歌,这些民歌内容丰富,曲调多样,完全可以进一步发掘、整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老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信阳民歌。
“我家几代人唱民歌,现在我们五姊妹还一直活跃在乡村舞台上。唱民歌,不仅可以传承家风,而且能做信阳民歌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为世人保留和创造一道美丽的风景!”陈卉动情地说。
来源: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