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繁衍 >> 美文分享小朋友们未来,责任,关键是自己
美文分享
小朋友们:未来,责任,关键是自己
小朋友们:
疫期安康!
应你们爸爸妈妈的要求,非要我说两句,想了许久,还是觉得这4个字最为发自肺腑,也是对你们所有人最真挚的祝愿。本来和你们约好,今年春天找个机会去南京,跟大家面对面地聊聊天,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念头只好暂时地停留在纸面上了。
说实话,哪怕是在想象着面对你们的时候,我也觉得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可问题是,道理讲得多了,担心你们嫌我唠叨,故事讲得多了,又担心你们的爸爸妈妈嫌我唠叨。
我也当过学生,也听过各种各样的说教,我能想象你们的感受,所以这次干脆就简短一些,用几个关键词当线索,先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直观认识,更多的故事留到以后再说。
为什么要选这几个关键词呢?那是因为从将心比心的角度,我觉得这是你们现阶段最应该想清楚的东西。这绝不是要给你们搞思想灌输,我只是想把最真实的感受告诉你们,希望能够触发你们的思考,而最终的答案还要由你们自己去判断。
第一个关键词:未来。
每个人都期盼未来,因为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好。但是在期盼未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生发出一种错觉,认为它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就像每天早上必然升起的太阳。但是我想说,会自然到来的只会是这个世界强加给你的未来,而绝不可能是你所期望的未来。我相信你们都听说过奋斗成就人生的道理,但是我敢打赌,你们中的多数人并没有想清楚一件事:现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对未来的决定意义到底有多大。
到底有多大呢?有一碗鸡汤你们应该都喝过,把0.9和1.1作比较,0.9的十次方是0.35,而1.1的十次方是2.59。这个对比本身想强调的是坚持的重要性,可在我看来它说的更应该是选择的重要性。难道大家不觉得,这分明是两条渐行渐远的曲线吗?为什么会渐行渐远呢?就是因为每次乘方的基础都是前一次选择的结果,而最终都归咎于你最初选择的那个基数。
所以我想说的是,你现在的选择就是那个基数。就比如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所有人都在被迫适应很多新的方式,包括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而这就是每个人因选择而被选择的过程。突然之间,少了学时的制约,少了老师的督促,少了同学的熏染,而且我相信,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替代方案,你从外界感受到的压力一定与在校时期的有所不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选择掩耳盗铃地放飞自己,还是选择其他的什么?这里不需要你对着别人表决心,因为你的选择,只会决定你自己的未来。
作为过来人,作为年长者,在这个话题上我只想告诉你们一个事实:一般的本科与重点本科不同,一般的城市与大城市不同,一般的岗位与重要的岗位不同。
它们是真的不同!不同的学校能给你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城市蕴含着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岗位意味着不同的平台,他们就是你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1.1,或者是0.9。我知道理论上在任何岗位工作都是作贡献,也都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但是扪心自问,你是愿意获得更多的视野、资源和平台,还是更少?问问自己,然后你就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了。
第二个关键词:责任。
一个人长大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认清并且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么什么是责任呢?简单地说,责任就是愿意为自己认同的事去付出努力。这件事的关键在前面半句,你先要找到自己真心认同的事情,并且想明白自己认同它的道理,而不能是一直头脑空空、随波逐流,更不能是自欺欺人、空喊口号。
我记得自己上中学、乃至上大学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些同学根本没有搞明白这件事,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去搞明白。他们选择学习,只是单纯地因为父母让他们学、老师催他们学,一旦撤去这些外力,就会形同一个散了线的木偶。他们有时也会像模像样地回答说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或者为了当科学家、建设者什么的,但是,这些连他们自己都没过脑子的套话,怎么能奢望去让别人相信呢?
其实做任何事都适用这个道理,只有想清楚了,真的相信了,才会出现内生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是起决定作用的。
就像在这次疫情中,有那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主动报名冲到了第一线,其中大多数不是因为领导让他们去,或者父母让他们去,相反,领导才不愿意自己单位的员工出事,而父母更不会想让自己的子女去冒险。那么这种选择背后就只有一种逻辑,就是他们已经想清楚了,这是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他们认可自己的岗位,所以要用行动去捍卫荣誉,他们认可自己的祖国,所以要为祖国的利益冲锋在前。
对于现阶段的你们来说也是如此,别的不说,先让自己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要去上学?是为了父母的面子,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我们有时会苦于想做一件事却找不到足够的动力,其实原因并不难找,而对策也很明显,关键就在于能不能认识到这件事是为谁而做的,而它对你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人生很长,未来的你还有很多的责任要去承担,但是如果在这个年纪就能开始做到坚定而笃行,那么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少一些弯路、早一些成长。
第三个关键词:自己。
现实生活一直在反反复复地告诫我们,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而终其一生的最大敌人也是自己。当你看清了未来、懂得了责任之后,接下来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了,而这个坎真心很难过。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手机与习题之间,你最有可能怎么选?我指的是真的有选择余地的时候。
别不好意思回答,因为真实情况是,即便是比你们年纪大很多的人,比如你们的父母,很可能也做不到及时关掉手机。
这背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人都有自然需求,所有商业化的东西都在大张旗鼓地顺应这种需求,而类似学习这种立足于满足你多年之后需求的行为,在当下肯定不会去主动顺应、也没有义务去顺应你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学习这件事在大家心目中一直都显得面目可憎,而手机里的游戏却经常亲得像自家人一样。
这种现象很正常,因为它反映的是人性。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人性,为什么不能随性而为呢?其实答案在前面已经说了,手机满足的是你现在的需求,而学习满足的是你以后的需求。人的所谓理性,就在于能在这二者之间有所比较,然后作出取舍。换句话说,我想强调的问题就在于,也许每个人都能想明白要选哪个方向,但自己可能最终并不会那么选。
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有一种偏于唯心的隐隐约约的感受,说不清道理,但是实践中一直被反反复复地证明。那就是,我感觉到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甜和苦都是定量的,而其中的规律在于,如果先选择甜,苦就会变大,如果先选择苦,甜就会变大。
前面我已经说了,这是个偏于唯心的感受,但是在现实当中似乎真的就是这么个规律在起作用。所以,每当需要和自己的自然需求打架时,我就会拿这个唯心主义的规律去试图说服自己,然后认真地想一想到底该怎么选。
说实话,这招也不是百试百灵,因为自然需求指引的只是客观方向,而作出判断的,以及紧随其后来评价这个判断的,都是你自己的主观认识,这就是最麻烦的地方。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还在坚持与自己作着这样的斗争,也有很多次被自己打败的经历,只不过被打败的机率已经变得越来越低了。我在这里谈起这个话题,也是希望你们能够早一点认清这个难缠的敌人,从而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选择,及早地做好斗争准备。
好了,本来说不唠叨的,结果还是唠叨了。再多说一句,估计用不着读到这里,你们早该猜到家长们为什么让我写这封信了吧?是的,因为这场疫情而万分担忧你们的成绩,担心你们因为一时的放松或者误判,导致抓不住自己原本想要的未来。言至于此,除了前面那几个关键词以外,我还想再把上学时写给自己的一首打油诗送给你们,希望隔过20多年的时空距离,我们还能从中寻找到那种本就相通的精神力量。
抚卷对烛眠,
复起五更天。
持笔问朝露,
昨日可等闲?
三尺耕耘地,
学海且当先。
我心若鸿鹄,
何惧百尺竿!
十年寒窗意,
尽洒尺牍间,
少小需思进,
老大方识甜。
最后,衷心祝愿你们顺利度过这次的疫情,找到属于自己的坚定和坚持,抓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未来!
来源:金中河西家长群;知天下双创服务平台编辑整理仅供分享;沟通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