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形状 >> 傅作义参加庆功宴,因不愿出风头力辞上座,
说起傅作义,他最为人熟知的历史功绩莫过于其促成了解放战争后期北平城的和平解放。但实际上,他不仅是一位识时务、有眼光的政治人物,更是国民党内部素有威名的一员大将。
尤其是在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十余年中,他始终带领自己手下的将士英勇作战,一度为中国镇守北方疆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却曾差点殒命于自己的庆功宴上,而这次事件背后暗伏的则是国民党内部激烈的政治倾轧。
傅作义与阎锡山
在傅作义从军从政的一生中,与他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复杂微妙的人可能就要数阎锡山。他们二人都是山西人,傅作义来自晋南临猗,阎锡山则是晋北五台人。
傅作义自保定军校毕业之后就一直在阎锡山的晋军中工作,可以说阎锡山对他是有着知遇之恩的。因此彼此之间既有上下层级关系,也算有同乡的情谊在,阎锡山给了傅作义崭露头角的机会,傅作义也用自己出色的能力帮助阎锡山站稳了脚跟。
早在年的军阀混战中,凭借着傅作义以孤军之势镇守晋北门户——天镇长达三个月,抵挡住了兵力三四倍于自身的冯玉祥西北军,这才终于为阎锡山、张作霖等人争取到了后来反击西北军的时间,为阎锡山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后,阎锡山也的确掌握了晋绥地区的大片地盘,风头一时无两,而傅作义的杰出表现也让他得到了阎锡山的赏识,年仅31岁时就晋升为中将师长。
然而到了年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阎锡山立即跳反,转而加入北伐队伍对奉军展开攻击。
在这场战役中,傅作义原本并非主力,只是负责切断京汉线与京绥线间奉军的联系。然而正当他成功嵌入了奉军队伍中,原本的主力却遭遇不利只得退守,驻扎涿州的傅作义又成了孤军在外。
尽管阎锡山一再电令他固守待援,但是直到三个月之后,已经挡住了奉军数次大规模攻击的傅作义也没能等来阎锡山的救援,反而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无奈之下的傅作义决定向张作霖投降,但是傅作义出众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对方的赏识。涿州之战虽败,但是却牵制住大量奉军,为北伐军的反攻提供机会。傅作义就此也就成了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就连张作霖也一度想将他纳入麾下,但被傅作义严词拒绝。
然而此后张学良、蒋介石等人却没有停止对于傅作义的拉拢,蒋介石更是曾派专人游说傅作义加入中央军,并对他奉以重金。
虽然事后傅作义又是主动向阎锡山汇报,又是将所受钱财如数奉上,但是阎锡山心中已经萌发了猜忌之心,虽在人前还时常盛赞他,但实际上二人间的关系急转直下。
此后傅作义虽官至35军军长和绥远省主席,但是在阎锡山的打压与排挤之下,甚至一度被几近架空,阎锡山借口整编部队将指挥权逐渐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傅作义就成了光杆司令。
直到年10月,伪蒙古军在日本人的策划与操弄下入侵绥东,企图侵占红格尔图,傅作义亲赴太原向阎锡山要兵,决定亲自上战场指挥战斗。
百灵庙大捷
百灵庙是我国与蒙古边境线上的一座边疆县城,因此也就成了日军与伪蒙古军重点渗透的地方和侵略势力的巢穴,甚至有许多敌方的特务人员都是从这里培训出来的,因此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边境的一颗毒瘤,傅作义决定趁此机会将其一举拔除。
经过精心的战略部署后,傅作义派出孙长胜与孙兰峰带兵向百灵庙发动攻击,因为中方的奇袭先攻,百灵庙城内的敌方守军一时难以抵挡,竟被消灭了过半人数!甚至日本方面的特务机关长盛岛角芳和伪蒙军军长穆克登宝也从城内慌忙逃窜。
经此一役,晋绥军顺利收复百灵庙,后来又收复红格尔图,肃清了绥远境内的敌军,傅作义的威名再次响彻寰宇。
这一次胜利不仅是收复失地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气焰嚣张的时候,给国人带来了希望的闪光,也大大振奋了其他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的士气。蒋介石称赞此役当是“民族复兴之起点”,中共方面也为傅作义送上了“为国御侮”的锦旗。
然而,正当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这份胜利的欢愉中时,有一个人却并不感到多么开心,那就是傅作义的老领导阎锡山。
战争结束后,阎锡山便令傅作义回到太原向他汇报成果,阎自然要为大胜归来的傅作义摆庆功酒接风洗尘,然而二人之间的破裂也由此开始。
离奇的庆功宴
当傅作义回到山西太原之后,阎锡山为他盛情设宴,安排了手下众多将领招待,一副极尽欣慰、欢迎之态。然而手下的大将凯旋,阎锡山却并没有亲自出席这场庆功宴,而是将之交由太原警备司令荣鸿胪主持。这就成了此次庆功宴的第一个诡异之处。
在这场宴会上,主角傅作义作为有功之臣,原本是被众人奉为上座的,然而他是个低调谦逊的人,即便众人百般相请,他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最终是将资历深厚的第34军军长杨效欧推了上去。
这原本应该是一场主宾尽欢的宴会,但是上座的杨效欧却在当晚回家后暴毙身亡!
尽管在医生的诊断中说杨效欧是因急症而亡的,但是根据一些当晚见到杨效欧的人描述,他神采奕奕、谈笑风生,丝毫不像有病之人,且一些见过他遗容的人也说他的面容与手指发黑,近似于中毒的迹象。
因此军内便盛行着“杨效欧是做了傅作义的替死鬼”的说法,主座上的那杯酒原本是替傅作义准备的毒酒。
这一切都太过巧合了,傅作义也不敢掉以轻心,且他内心深知阎锡山对他的防备与敌视。因此他便匆匆乘坐欧亚航空逃离了太原。那么阎锡山又是为何会如此容不下刚立大功的傅作义呢?
除了上述所说阎锡山心中对傅作义早有猜忌之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阎锡山集团的本质是旧时军阀,他将这支军队视作自己的私人财产,因而也就极度排外。
他所重用之人往往和他一样来自晋北,尤其是是他的老家五台,但是傅作义却是晋南人,因此傅作义从来就没有进入过晋绥军的核心集团,阎锡山重视他的才干,却也不愿意让他如此声名大噪。
一旦傅作义展露才能过盛,就有了功高震主的嫌疑,阎锡山自然要对其百般打压乃至根除。
小结:
傅作义是一员大将且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阎锡山也曾是雄踞一方的枭雄,然而这二人之间的合作却是建立在了利益的基础之上,因此当利益冲突时彼此之间就相互防备、倾轧,这不仅是他们二者的斗争,更是整个国民党内部的一大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