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

百灵品读扛着砖茶走他乡

发布时间:2025/1/15 11:22:40   
扛着砖茶走他乡○苏华奶奶搬来我家前一直生活在牧区。她老人家每日早餐必饮奶茶,没牛奶时则喝不兑牛奶的黑茶。她把这个习惯带到了莫力达瓦,以润雨细无声的方式“传染”我们全家人都染上了喝奶茶的瘾!在我们呼伦贝尔,不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还是蒙古人,大家叫奶茶时单发一个音“切”!估计早年间汉族的“安达”携砖茶来呼伦贝尔做生意时,少数民族学着说茶,发不好茶这个复杂的音节,就叫了相近的音“切”。茶是生长在南方的植物,南方人喝茶讲究当年新上市的茶,讲究的人要喝乌龙、龙井、毛峰、铁观音或者碧螺春什么的。如今,去茶楼喝茶更会有身着唐装的姑娘专门给你表演茶道、洗茶、滤茶、斟茶等等……而我们习惯喝的奶茶是用青砖茶熬制的。青砖茶产于湖北。据说世界上第一块青砖茶是年诞生在鄂南(今湖北咸宁)羊楼洞产茶基地的。青茶也叫黑茶。毛文锡在《茶谱》中说:“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治头痛”。可见鄂南地区在唐代就以药用大黑茶而蜚声茶界了。乾隆年间晋商所设的两家茶庄“三玉川”和“巨盛川”生产的砖茶优质砖茶,双面压印着大大的“川”字为产品标记。这个品牌的砖茶在草原牧民中信誉非常好,我们只认“川”字牌的砖茶,感情上觉得唯有它才是最正宗的!我家一直用“川”字牌的砖茶熬奶茶。把用菜刀或小斧子砍下砖茶碎屑直接丢入清水锅里煮,而讲究些的人会个缝制小纱布袋将砖茶碎屑装入布袋封严口再丢入锅里煮,把茶熬成变成暗红色后,折入空盆,在铁锅里开始炒米,急切翻炒的米散发微糊香味儿时,把茶水倒入锅内,那急切响起的“咝啦啦”的声音充满人间烟火气息,锅里瞬间升腾出的热气像云朵般飘向空中。再兑上鲜牛奶与适量的盐,煮沸,奶茶的香味儿弥漫开来,腹内馋虫的茶瘾开始屡屡提示我们已到喝奶茶的时间了!喝奶茶的习惯伴随我多年,如果每天喝不到奶茶,我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迷糊犯困,身上也无精打采的。年送女儿到成都上大学,一个特殊的原因让我在成都多耽隔了一段时光,喝不到奶茶简直要让我抓狂了!跑了许多商家,想哪怕买点红茶熬奶茶哄哄自己的奶茶瘾呢,可是,在茶楼遍地的成都楞是买不到红茶,成都人不认红茶,“川”字品牌的砖茶并非产于四川。路经一家冷饮店,窗口赫然写着“台湾珍珠奶茶”,苍天啊!大地啊!总算看到“奶茶”两个字啦!冲进去,不问价,要上两杯,送入口中却发现是甜的,杯子底部的“珍珠”也让我觉得不伦不类,很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那次日久喝不到奶茶而差点抓狂的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阴影。从此,只要离开内蒙古,若是短期,我会随身带些奶茶粉,若在外地的日子会很久则会扛着砖茶和炒米奔往他乡,随身携带的东西再多也不能省略了这两样。这关系到我的精神状态是否会饱满,这在我已经成了另一个生死难割的习惯。作家简介:苏华,笔名娜迪雅,达斡尔族,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短篇小说集《牧歌》、散文随笔集《母鹿·苏娃》。作品散见于《民族文学》《草原》《美文》《山西文学》《边疆文学》《福建文学》等。曾获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现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税务局退休职工。来源:呼和浩特晚报校对:张臻审读:志伟编委:郝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3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