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

恰好是少年启示录所谓少年,便是去

发布时间:2023/5/18 10:02:48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06104.html

来源:娱理

“天天开心”,“吉祥如意”,“福如东海”,“恭喜发财”……夜晚的海边,王俊凯将手中的“呲花”递到工作人员手中,每送出一支,他都要配上一句专属祝福——有些幼稚,但也真挚。

此时此地,漫天烟花下,刘昊然和董子健也笑得畅快。董子健随手打开了摄影设备,边拍大家边对镜头自语:“我会永远记得这段时间的。”

这是综艺节目《恰好是少年》的最后一站录制。有个极具仪式感的结尾,再来一顿热闹的聚餐,是大多综艺节目的收官标配。然而,镜头一转,过完放炮瘾的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又坐回了民宿小屋,素着脸和朋友金大川就“航天发射基地”、“奥尔特星云”、“奥特曼”天南海北地唠了起来。即便要分离,第二天送大川去机场前,大家还是陪昊然、小凯去跳了个伞。

如今,一季节目结束,娱理工作室仍无法清晰归纳这档综艺的流程、环节是怎样,如同小董、小凯所讲:我们没觉得是在录节目,这就是一段生活。

抛开“标签”束缚,回归“生活”本质

《恰好是少年》制片人徐扬记得,在两个多月前的首次看片会上,坐在她身边的王俊凯看完样片,小声感慨:“没想到剪出来是‘好看’的!”徐扬当下颇感好笑:“你是对我们多没信心?”而其实她也清楚,王俊凯对内容丰富度的担心,源于这档节目的拍摄过程实在太“极简”了。

“从他们感受看,就是三个朋友去旅行。我们也没有提任何要求,比如让大家配合着做一些设计等等。所以嘉宾拍完也会想,会不会不太有看点?”

但真实、自在,实则是节目组和嘉宾“恰好”都想在这档节目中去达成的生活态度。

如刘昊然之前透露,受限于公众人物身份,在成长过程中,他愈发会去注重分寸感;而王俊凯很长时间内,一面需呈现阳光得体状态,一面要忍受或只有一门之隔的窃听“私生”们的日夜惊扰;青年演员董子健则表示自己一度活在艺人片面生活里,被局限着……

不止他们,身为教师、领导、下属……的每一个“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被各种身份、社会关系标签着、影响着,也逐渐本末倒置了,工作不过是生活的手段,生活才应是工作的目的。

《恰好是少年》,董子健、王俊凯、刘昊然

《恰好是少年》最初吸引观众的,便是让大家看到三个抛开标签的人,如何去寻生活。

“自驾游”,“在某某号之前需抵达某地”——简单交代后,节目组发下三个摄影设备,就“半隐身”了起来。

如果说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出发之初以“直男角度”举摄影设备怼脸自拍时还有些不知所措,那么没过多久,更多“野生”画面就开始掉落出来:譬如,多在公开场合妆发精致的他们,在旅途中大方光着膀子就坐进了温泉里;一张湿巾撕成两半卸完妆后,大家索性许下了素颜到底的约定。

对于嘉宾们能迅速抛开顾虑,呈现本色状态,制片人徐扬并不太意外。从邀请三人组局开始,《恰好是少年》的所有准备都旨在营造一个自然的生活场。

首先,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三人本是多年朋友,自然是愿意且习惯展现更原生真实一面。所以我们看到王俊凯就连上个床,都要展示花式翻跟斗功力;被调侃“人间百灵鸟(唱歌跑调)”的刘昊然,也一路大方分享自己的“土味”歌单……这些都是人处在熟悉的、极具安全感氛围中时,才会流露出的状态。

其次,节目不设任务规则,从拍摄方式到现场团队规模都力求简化,让三人在潜意识中减少了“在拍节目”的紧绷感。简单举例,不同于大多户外节目十几个机位架一旁,或多组摄像移动拍摄,很多时候,《恰好是少年》为保证嘉宾的“高度真实”性,除了必要工种远远跟派两辆车,全程主PD也减至两位。有的正片近景镜头,更采用的是嘉宾第一视角自行拍摄画面。如此,也是尽量为嘉宾营造出沉浸式环境,让他们感到自在。

而给到嘉宾充分自主空间,不止表现在从选择旅馆、餐厅到游乐项目,全权由嘉宾自定,还体现在占据不少篇幅的开车环节,团队也不刻意设话题,而是原生记录嘉宾的闲聊。此外,团队亦会在董子健、刘昊然临时决定退掉机票,从稻城开车去大理时,不加以干预,直接跟进。

当然,越是看似简单的大胆实践,其背后愈设置复杂预判工作。徐扬介绍,在应三位嘉宾愿望确定了川西、云南、海南三条路线后,节目团队进行了达一个多月的细致踩点工作,仅川西部分就考察了四五次。

所以,当嘉宾的车在川西线遭遇打滑时,车上配备的防滑链就起了作用。而医疗和维修团队始终在和嘉宾间隔十五分钟(左右)车程之处待命,以免突发状况。也因此,当王俊凯突发高反,医务人员很快抵达现场进行检查。包括之后同意董子健、刘昊然自驾去云南的临时决定,也是因为团队在筹备阶段便设想过这种情况,并做了准备工作。

徐扬坦言:“虽然节目里看不到,但是三位嘉宾能感受到节目组在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最安全的保障。这些也让他们加深了对节目组的信任,让他们更愿在节目里去表达自己。”

王俊高反时的自拍

尽管少了常规旅行综艺中的一些关卡后,被人为设计激发出的矛盾点、冲突性也相应减弱。但嘉宾真实相处触发了观众更多细节共鸣,亲切、治愈感油然而生。

徐扬也分析道:“以往很多节目都习惯不断往里加内容。但这次的项目我们尝试适当做减法。最后你会发现,去掉那种约定俗成会带有强剧情冲突的附加部分,留下一些更本质东西,其实更打动观众。”

不囿于掌中方寸,广阔天地方见情感流动

自然真实之余,《恰好是少年》吸引人的,是其对于“远方”的表达。在被庞杂信息轰炸,一部手机、电脑几近承载了大多工作、社交、娱乐休闲功效的都市环境里,一场真正“解绑”的身体、心灵之旅是众人所渴求的。而所谓对“远方”的向往,本质是我们想要短暂逃离常态,在陌生之中碰触未知,为自己进行一次激活更新。

直观看,《恰好是少年》中,由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自选的三条路线,本就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我们记住了鱼子西的灿烂日落,壮阔的繁星天空中,一颗颗流星划过的样子;也随三人视角在雪地打闹,看到了难得的“日照金山”,感受大理清风朗月。

在最近播出的海南站里,除了惬意的海边露营,我们还在他们体验摩托艇、沙滩排球等海上/边项目过程中,被科普了我国在此类奥运会项目中的成绩。随他们体验沙滩车、浆板冲浪、跳伞,“上天入地”间,多维度感受到大自然激发的畅快之感。而老友们在完成项目时,也加深了彼此的协作能力,和共同达成一件事的默契度、信任感。

不止体悟自然,节目中充斥民族风情的理塘街头巷尾,布满南洋风格建筑的文昌……这些人文环境也极吸引人。在特产椰子、文昌鸡的街边小店品尝美食,在香格里拉大佛寺推动世界最大的吉祥胜利幢,都能让人通过新鲜体验收获幸福感。

当然,“打卡”并不是节目的唯一重点。正如前文所说,在陌生情景下,所激发的情绪、情怀,在自然景色里产生的思考也动人。

我们难得见到,满天繁星下,董子健、刘昊然倾诉演员抱负,互祝对方能在中国电影变好道路上发挥作用。也少见事业顺遂的小董重游当年青涩拍片地,触景生情,落下眼泪。

笔者曾赶路四天,在50度高温下奔赴心心念念多年的非洲ErtaAle火山感受震撼,但天公不作美,最终只见一片朦胧烟雾。当地向导曾讲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NatureisNature。确实,人在自然面前渺小又无力,世上之事,也并非努力、想要便可得。就如十分期待流星雨的王俊凯,在“雨”落前夕却突然被高反击倒,遗憾错过。但也有董子健那样,本以为再次求而不得“日照金山”,却在临走前惊见云破日出。

感受未知,接受未知,拥抱未知,是大自然教给我们的事。

远方并非荒芜。在旅途中,你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面对面真实交往所带来的愉悦感,也是线上交友不可比拟的。王俊凯坦言,其实身处娱乐圈,他朋友并不多,常常还会有意避开圈内的社交聚会。实际上,我们多数人身处较为固定的圈子里,对于交友都会有局限,长期以往,也有“茧房”形成。但偶尔走出去,你会发现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辽阔,而天地之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容易靠近,也会带来新的启发。

在香格里拉的深夜,三人和民宿老板聊起几年前那场香格里拉大火,聊失去和遗憾,也聊老板离开都市,选择“另一种生活”。有感而发,三人就自己的公众人物身份也展开了剖析,我们第一次听到了刘昊然“可为可不为”的困惑,也试图去理解王俊凯所说的孤独。

如这般跨领域却又情绪共通的聊天,还发生在三人和热爱生活的露营店老板,以及倡导“TeamWork”的浆板教练之间……徐扬透露:“像在他们香格里拉夜聊那晚,后来我们节目组导演也参与到了对话里,大家年龄相差也很大,通过一群人的平等交流、碰撞,其实那晚对嘉宾们触动很深的。”

也是在那晚,董子健突然问王俊凯:你说,我们这个节目是生活还是工作?生活。王俊凯答得干脆。生活本就是流动的——是状态的流动,是情感的流动。《恰好是少年》通过对人与人之间流动关系的记录,呈现出了更多美好情绪价值。

无需感慨年月,岁岁是“最好的时光”

在整趟旅行出发前,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就查了查“少年”的年龄段。理论上,27岁的董子健、23岁的刘昊然、21岁的王俊凯全员超龄。

在社会评判体系里,常有“18岁”、“25岁之前”是黄金年龄的说法,亦或人近30,就被贴上初老标签,仿佛鲜嫩模样不再,人生已要走下坡路,或理应进入某种更熟龄状态。但如同节目的主题曲,《ForeverYoung》唱的那样,尽管一些时光过期不再,但我们也依旧可以“两眼带刀,摔杯为号”。

我们乐见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在雪地撒野,放声高歌,幼稚地为奥特曼争辩;也感动身为青年电影人,他们热血约定,凭作品并肩前行。在兄弟过生日时整蛊的是他们;兄弟抱恙,悉心照顾对方的也是他们。和节目组斗智斗勇营造“失控感”的是他们,在海边拾捡海洋垃圾,宣扬环保的亦是他们。

一季节目完结,我们仍愿用“少年”来形容他们。如王俊凯和兄弟们讨论:少年与年龄无关,是一种内心憧憬。也像金大川所想:少年是一种生猛的状态。徐扬则总结:鲜活、不设限地不断挑战新鲜事物,就是“少年感”的状态。

在最后一期节目里,董子健对着镜头外的观众大喊:祝大家永远是少年。这句听似出现在很多场合的话其实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其内核是告诉大家:没有所谓的赏味期限与黄金年龄,每一年每一岁,我们都要追求不甘麻木的自在生活。

“能释放大家对于生活的热爱,我们就满足了”

《恰好是少年》是腾讯视频坐标系工作室继《心动的信号》《幸福三重奏》后,以“少年”状态为情感切口所制作的项目。坐标系工作室负责人,也是项目制片人的徐扬透露,起初之所以要做该项目,源于团队在去年观察到的用户潜在需求。

“就是在策划这个节目的下半年,市场上‘哥哥’、‘姐姐’类节目非常多,大家通过综艺感受到了中生代的魅力,但是针对年轻人的情感心理内容并不多。这也是这档节目的创作支点。”

徐扬感叹,工作室在推进每个项目时,其实打的都不是安全牌。第一年做《心动的信号》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素人恋爱节目只有类似《非诚勿扰》这种形式的;刚开始做慢综艺《幸福三重奏》,更多观众们还习惯于看《奔跑吧》《极限挑战》此类户外挑战节目。

“我们都不敢说新节目一定能成功,但作为行业从业者,我们有责任去做一些敢为人先的引领式尝试。”徐扬表示:“如果两年前让我们做《恰好是少年》这样大幅去繁从简的节目,我们真的不确定。但也是这两年基于细致捕捉观众情绪变化,做成了前几档节目后,让我们如今也更有信心再做一次突破。”

少年、真人秀、旅行,徐扬坦言,这些元素如果单拿出来,看起来都是比较陈旧的元素,但当用一个新的逻辑把它们组合起来,内容出来,大家会发现它更像一个新物种。“那天我看网上有个评价,我觉得还挺准确的。有网友调侃形式那么简单,似乎很无聊,但整期看下来却意外有趣。综合来说,虽然我们形式确实变简单了,但实际上,我们获得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更强的感染力,比如用户的透明感,以及观众对节目里呈现那些状况的向往。”

有意思的是,犹记节目第一期,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举着摄影设备随意开启了旅程;到了收官时,节目依然戛然而止于三人亦“不正经”的视角闲聊。徐扬笑称:“确实,我们整个节目都没刻意在任何环节做特别仪式感的东西。对于节目里的三位来说,这其实就是他们的一次旅行结束了,他们只需跟自己告别就行了。而从节目定位本身来讲,就像我刚才说的,从开头到结尾,它都在用一个新的形式在做尝试。”

在做这季节目的过程中,徐扬和团队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从舆情反馈看,很多观众表示看完之后,觉得人间值得,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更细节的,有人分享看到旅途中某些旅人的状态,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差点就要忘了的梦想;有人追忆自己的青春、友谊,颇为感慨;有人表示也要和朋友来次自驾之旅,和好友去看一夜星星……

“这其实就是节目想要做的事,带大家完成了一次治愈之旅。而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能够加深、释放对于生活的感知和热爱。达成这样的效果,我们已很满足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7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