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月,贵州十大工业产业合计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97%,1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9.3%,4月增速9.8%,位居全国第7位。
狠抓新型工业化,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贵州正以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园区项目建设为平台,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等主要指标倍增,推动工业经济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链条、项目建设、平台支撑等六个方面实现大突破。盘江集团矿井使用的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盘江集团供图盘江集团:
加速推进信息化战略行动
盘江集团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调度室,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各个矿井采面生产的实时情况清晰可见。
今年4月,盘江精煤牵头的“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贵阳举行。该项目可使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井辅助运输智能化、标准化、连续化、少人化,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生产。
这是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团队汇聚了中国矿业大学、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航天江南集团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一大批业界精英,并在典型的复杂地质矿区——盘江矿区开展示范应用,旨在提升煤炭开发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填补国内在煤矿井下智能辅助运输的空白。
早在年,盘江精煤就在火铺矿开展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建设。两年后,公司又投资1.1亿元,对所有6个生产矿井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通风、压风、瓦斯抽采、供配电、运输、排水、视频、信息导引与发布各子系统智能化,每个矿减少固定岗位人员人左右,生产效率提高了10%,节能降耗10%左右。
到年底,盘江集团矿井辅助系统智能化率已达到%。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让盘江精煤等子公司在转型路上大放异彩,其背后是盘江集团对数据创新驱动的强烈愿望。
盘江集团大力推进先进数字技术与主营业务融合,倒逼管理变革,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通过集团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公文处理流程化、智能化;建设网络视频会议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以“大数据+远程管理”为契机,建设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构筑起“远程监控、风险管控、隐患治理”三道防线;以“数据驱动+一站式服务”为思路,打造了以消费者为核心,阳光透明,数据驱动、多触点场景化的一站式煤炭交易服务平台。
近年来,在“万企融合”工业领域专项行动带动下,盘江集团着力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推动企业“登云用云”,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年,包括盘江精煤在内的4家企业上云案例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让贵州成为当年全国入选案例最多的省份之一。
依托“盘江云”集团管控系统,盘江精煤的业务处理、生产经营、决策分析全部有了大数据支撑。而整个盘江集团依托这朵云,实现了生产、销售、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的全面融合。
当前,盘江集团正加速推进信息化战略行动,并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以建设智慧矿山、实施智能化采掘技术为基础,以建设信息化管控平台为手段,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同时,聚焦煤电主业持续推动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让企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不断进步。贵州昊越新材料科技公司磷石膏建材生产设备。张弘弢摄昊越新材料:
废弃磷渣成“美食”
化工厂的磷渣不再是废物。
在息烽县经开区贵州昊越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磷石膏成为生产车间里的一台台机器的“美食”,在机器的肚子里“消化”后,“重造”成绿色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室内隔音墙体等建材,或者地砖、柜门、房门等家居装饰材料,美观环保质量轻,还隔音、防潮。
“一条生产线15分钟生产一批次建材,重约4吨,可消耗原重5吨左右的磷废渣。”昊越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张红彬介绍,“这些建材已在碧桂园、恒大、保利、融创等知名房开企业的项目上大量运用,每天销量吨左右。”
据介绍,贵州昊越拥有两条全自动化预拌砂浆生产线、三条全自动化石膏砂浆生产线和八条全自动化涂料生产线,年产砂浆60万吨、轻质抹灰石膏30万吨、瓷砖胶10万吨、涂料10万吨,年消纳磷石膏可达万吨,年产值可达10亿元。
贵州昊越以创新发展为战略导向,不断创新求变,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研发产品余种,包括石膏轻质抹灰、石膏高强防水砂浆、石膏防火砂浆等新型石膏绿色建材。
近年来,息烽经开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推动传统磷化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严格落实“以渣定产”,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贵州磷化集团生产基地布局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构建起石膏建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园区已引进磷系新材料产业链项目7个,约定投资总额21.93亿元。
“规划到年,园区将形成现代化工、新型建材两大百亿级产业,新医药、特色食品、装备制造三个十亿级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家。”息烽经开区园区办常务副主任童洋舰介绍。黔希化工生产区。通讯员杨阳摄航天电器:
智能制造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大数据技术如何应用于产品生产和检测?智能化生产车间是什么样子?近日,记者走进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实地探访。
麻花针是贵州航天电器的一个拳头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是航天器的核心部件。形似麻花辫、细如头发丝。是由10股铜合金丝绞制而成,是高端电子元器件上主要的连接器配件。在接触件车间,“麻花针”自动化演示清晰再现了“麻花针”生产、检测的全过程。
像麻花针针头这样的微型电子元器件的缺陷细微、多样、难摄取、不易量化,对筛检工作人员的要求高、强度大、经验依赖性强,这也严重制约了麻花针针头的检测效率和精度。贵州航天电器通过收集针头焊点大数据,结合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在百万级数据规模基础上,构建起了外观缺陷检测模型,实现了外观缺陷筛选的自动化、智能化。
“实施大数据信息化生产和管理后,原本60多人的车间现在只需要20多人就能完成工作,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生产率和合格率。”贵州航天电器智能制造工程部部长刘林琳说,车间应用的“接触件设备监测平台”可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测,质量检测等相关数据一目了然。
年,贵州航天电器就开始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建设智能制造车间。“我们有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作支持,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设计新的生产线。”刘林琳介绍,针对产品品种多,批量少、批次多、工艺复杂、定制化生产等特点,航天电器贵阳事业部还构建了一套产销驾驶舱系统。
航天电器相关人士介绍,通过对经营数据、过程管理数据、销售需求数据、车间计划考核数据等的收集和分析,公司构建了多种管理模型,打通了从销售需求预测到工序排程计划的全流程管理,实现了井然有序的科学生产和管理,销售、生产、车间三套计划的计划重合度已由以往的45%提升到%。百灵生态园。贵州百灵供图贵州百灵:
“定制药园”规范种植保质量
走进百灵生态园——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镇宁大寨中药材(民族药材)良种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现代化的种植大棚一栋接一栋,看不到边。
走进大棚,每种药材前都立着一块牌子,扫描
“这就是我们的‘定制药园’,与一般种植基地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是实行订单式‘定制’种植,实现了种植生产的集约化,并在选地、种质资源、种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同时又利用
据悉,贵州百灵年培育扩繁虎耳草、吉祥草、黄精、白及等中药材种苗10亿株,为25余万亩中药材种植推广基地提供着稳定优质的种苗来源。
年11月,贵州印发《贵州省全面推进“定制药园”建设工作方案》,鼓励中药生产企业采购“定制药园”种植(养殖)的中药材,鼓励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中药饮片和药品。同年,认定贵州百灵等为贵州省首批11家“定制药园”。
“8年以来,贵州百灵以中药材种植产业为切入点,积极发展‘以中药大品种为引领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重点打造了以百灵生态园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中药材种植基地,为推动地区中药材产业扶贫和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陈道军介绍,近年,贵州百灵还相继获得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第四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
“百灵生态园始终聚焦贵州珍贵中药材和特色苗药及濒危品种,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组织培育和优选繁育,已建成为一个优质种源扩繁基地。”陈道军介绍,百灵生态园采用的空间生物搭载技术,加快了银杏叶、灯盏细辛、虎耳草、黄精的品种选育进程,较大提高了这些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为公司独家苗药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等成药的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原料药材,并大幅提高了这些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弘弢刘力维江婷婷李兰松杨静编辑何涛编审杨仪杨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