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天敌 >> 安顺民营经济再开新局再立新功丨增加值占全
盛夏时节,黔中大地,一个个民营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赶订单、忙生产,演奏出推动经济发展的交响曲。
安顺市虹山湖山体公园。张燕摄
走进西秀区贵州翰瑞电子有限公司,6条SMT生产线开足马力,全速运行,经过PC程序录入、SPI监测、贴片等多道工序后,一个个智能芯片完工成型;在组装车间和包装车间,工人手脚麻利组装手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订单堆积,现在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全力赶生产。”公司总经理李典联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公司生产了万台手机,产值15.2亿元,今年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贵州翰瑞电子有限公司
历经几十年春风化雨,安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成长为“参天大树”,撑起该市经济发展“半壁江山”,成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截至年底,安顺市民营企业达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1%,占比连续6年居贵州各市州首位。
植根沃土:民营经济百花齐放
安顺市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早在年,该市就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点燃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星星之火”。借改革东风,20世纪90年代,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敢为人先,在全省率先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划出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借体招商,借船出海,以租赁、托管、兼并、合作等形式为国企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省第一个培育了国有、集体、个体三种经济成分为一体的“混血”企业。根植沃土,一个个民营企业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活跃的市场主体。作为安顺民营经济发展先行军,贵州百灵制药在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通过改革创新,以独家苗药勇闯市场,搏击商海,成功扭亏为盈,并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民营企业发展传奇。年,贵州百灵成功登陆A股市场,实现华丽转身。资本的力量,让百灵“飞”得更高,迅速在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医疗服务等全方位布局,从单一药企迈向拥有大健康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片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等21个剂型的GMP生产线,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药品,17个独家苗药文号,占全国苗药文号的11%,位居全国第一。年,贵州百灵制药实现营业总收入28.7亿元。
年12月,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首届省长质量奖,并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
年,贵州百灵制药谋划近8亿元的扩能技改全产业链项目实施,一期投资近3亿元,新增建设7.5亿颗粒扩能技改项目,投入5条自动包装生产线。改造项目全部建成后,释放新旧动能转换产能,将新增年产值10亿元。百灵制药的发展之路,映射出安顺民营经济破茧成蝶的轨迹。历经拼搏与奋斗,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安顺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草根”到“主力军”的跨越发展。华兴玻璃、固达电缆、三力制药、汇景纸业、顺利达纺织、鑫龙薏仁米、台泥水泥、宏盛化工、汇景纸业、翰瑞电子等企业先后落户,迅速壮大;中国(安顺)石材城、亿丰国际、黄铺物流园、西秀智能终端产业园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吸引着民营企业、外资汇聚安顺,为安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搏击蓝海:闯出转型新天地
“民营经济成蓬勃发展之势,更要不断改革创新,激发民营企业竞争优势和提升质量规模,推动跨越发展,在新时代新领域实现凤凰涅槃。”安顺市委书记陈训华说。转型升级,搏击蓝海。安顺市加快构建新产业体系,引导更多民营企业进入各产业行业领域;打造民营经济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大型民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实现抱团发展;推动“专精特新”工程,做优做强中小企业,遴选一批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进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民营企业上规模、提质量。走进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1号车间,6名车间工人各司其职,切割、挑拣、打包,忙得不亦乐乎,成堆的纸品摆放整齐,正有序发往全国各地。
镇宁汇景纸业生产车间。赵盛昭摄
今年初,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抢抓机遇组织调配资金,新购进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40余条,日产量达万只,有效缓解因疫情引发的口罩紧缺,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运行机制。如今,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旗下汇聚“添福”“黄果树”等品牌,拥有生活用纸、洗涤用品、医用口罩、熔喷布等生产线65条,员工余人,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贵州镇宁万祥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三十年前还是一间小作坊,经历两次创新升级后,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一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规模公司。“这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贵州镇宁万祥波波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伍万祥说,生产规模壮大后,生产方式向着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转变,产品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
镇宁波波糖。罗丽摄
如今,随着旅游业逐渐复苏,背靠黄果树风景区,伍万祥的波波糖越卖越好。他正组织工人加紧生产,满足游客需求。既引导,又服务。安顺市自上而下给力,部门协作有力,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主动上门、满腔热情为民营企业发展搞好服务、排忧解难;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品牌质量,促进转型升级,坚持提质增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向有市场、有资源、有效益的方向发展;安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建立适应国际商事制度普遍趋势的制度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注册渠道。安顺打出的“组合拳”,让民营经济迸发出空前的活力,闯出发展的新天地,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谱写了安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裂变效应:跨越发展开新局民营企业成为安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引领智能制造、大健康医药、新型建材、大数据、煤炭、旅游等行业发展,其裂变效应正在释放,为该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坚强支撑。进入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线不停运行,一个个玻璃瓶经过多道工序后成品下线。同样在该公司二期厂房,生产线成功点火生产,为当地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该公司一期工程投产以来,规模越做越大,年产28万吨日用玻璃瓶,产值5.6亿元,促进平坝区经济发展,成为数一数二的优质企业,连年获得“先进企业”“纳税大户”等称号,带动物流、玻璃生产原材料等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
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车间
平坝区羊昌乡新居村上坝组村民黄竹琴坐在椅子上,伸手拿过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瓶子,逐个审核,把有裂缝、黑点、气泡、折痕的挑出来。作为公司质管部验收员,她已经干了7年。“检验瓶子,考的是眼力,工作轻松,离家又近,每天骑车,10多分钟就到厂里了,方便。”7年的坚守,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工资也随着企业效益水涨船高。“年建厂以来,我们公司先后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就业。”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副总张德皇说。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安顺经济发展、社会就业、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技术创新等作出重要贡献。年,安顺市民营经济完成税收7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56.63%,成为该市主要的税收主体来源;城镇新增就业人,其中民营经济新增从业人员人,占新增就业人员数的90%。“安顺今年要坚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省、全国一起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坚强支撑,”安顺市市长宋晓路说,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必须要做大总量、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做强质量。 如今,安顺全市上下正全力以赴培育壮大民营企业,逐步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千企改造”,深化大数据运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民营经济再开新局再立新功。
安顺油脂集团外景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丽华袁国彬杨小友
编辑向淳
编审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