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5日的凌晨,对上海市民而言,注定是永生难忘的。家中的收音机里传出了特别的声音,它不仅昭示上海胜利解放,更象征着这座城市即将重获新生。
“我们上海人民解放了!亲爱的同胞们,上海人民保安队播音开始!人民解放军已来到南京路……”播音员李云森难掩内心澎湃,看向一旁默默守卫这座电台九年的杨俊,深感这一天来之不易。年仅16岁的杨俊加入新新公司,当时新新公司装备了上海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后改称“凯旋电台”。就职期间,杨俊偷偷学习电台使用技巧,并摸清值守人员班次。九年后,解放军挺进南京路,公司地下党上级匆匆赶来交给杨俊一张打字纸,上面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以及军歌《我们的队伍来了》并要求立即使用电台,向全市广播。杨俊带领的人民保安队随即克服电台经理的阻挠,并修正了被拨乱的电台频率,方使这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递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位于乌鲁木齐路上的“上海电台”,也传出振奋人心的捷报:“听众们、市民们、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今天清晨胜利地进入了上海市区,上海解放了!现在,我来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安民布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守则》……”年刚从音乐学校毕业的徐炜搭船来到上海,组织指示她“潜伏”待命。酷爱歌唱的她曾收获来自田汉、冼星海的掌声,于是徐炜便和同志们受命组建“上海广播乐团”并在国民党官办“上海电台”坚持进行地下斗争。最激动万分的时刻终于到来,年5月25日,解放军终于挺进上海,徐炜按照地下党组织指示来到已被占领的国民党电台,在同志们的配合下,“百灵鸟”清清喉咙,缓缓走入播音间,深吸一口气,随即以慷慨激昂的语调宣告着这件对上海百姓而言天大的喜事。
宣布上海解放的声音中还有施燕声。作为电台的一名播音员,当她望着一列列秩序井然的解放军走向电台,她欣喜地大叫,立即冲入播音间开启机器,向上海各界通报这则令市民们欢欣鼓舞的好消息。她手中攒着的23字讲稿,来源于长期隐蔽在国民党新闻界的中共地下党员邹凡扬……
七十年前,上海解放的那声呐喊从沪西到浦东,从南京路到苏州河,如星火般在一片片区域、一条条街道、一户户家庭中传递着。在上海的不同角落,不同的人,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数不尽的“第一声”最终汇聚成了上海人民的心声,盼望着,建设红色的新中国。盼望着,属于人民的新上海。(陈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