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生活环境 >> 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建议做3事,忌1事,吃
老话说得好,不出正月,整个正月都是年!不过对于上班族来说,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结束了,都陆续上班了。
其实正月十六是“元宵节”的延续,也称作“小正月”,一些地方还有“送大灯”“烤百灵火”的习俗。
正月十六作为新一年的开始,也是春节的收尾,我们需要尊重老传统,做3事,忌1事,吃发财“3宝”!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
做3事1、舞火把
正月十六舞火把,这是我们古老的传统习俗,既神秘又壮观!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和奶奶会把家里永久了的扫把拿出来,在中间插上一根木棍,然后点燃火把,围绕着自家的农田四周转一圈,再把火把插在家门口的韭菜田地里。
这种习俗据说起源于古代的驱邪避疫,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庆祝和祈愿的方式。
2、送瘟神
送瘟神,顾名思义,就是送走瘟疫之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瘟疫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人们总觉得疾病是由“神灵”所引起的。因此,为了祈求平安和健康,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送走瘟疫之神。送瘟神的仪式通常包括烧香、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等环节。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瘟疫已经不再是人们所恐惧的灾难。因此,送瘟神的仪式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它依然被一些人所传承和发扬。
3、遛百病
走百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习俗。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统。
走百病,又称为“遛百病”或“消百病”,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十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大街小巷,通过漫步来驱除疾病和厄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健康和长寿是人们最为 春天里,正是郊游的大好时节,因此我们可以多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不同的景色,也能给身心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忌1事正月十六是聚财的日子,因此在这一天,我们要保证家里装谷物的袋子或者柜子满满的,不能出现空仓的情况!趁着正月十六还没有到,大家可以把家里的米仓、粮仓都装满东西。象征着家里的粮仓满满,富贵有余。
吃发财“3宝”第一宝:面条
吃面条意味着日子越过越顺,新的一年好日子连绵不断!日子越过越红火,口袋里的钱粮越来越多。
推荐做法:鸡蛋炒面,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每次做都能让我回味无穷!
食材准备:
面条、鸡蛋、肉丝、青椒、洋葱、葱姜蒜适量。
面条处理:
首先,把面条煮到八分熟,然后用冷水过一下,沥干水分备用。
调料汁:
一勺生抽、半勺老抽、一勺蚝油、一勺淀粉、半碗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烹饪过程:
1、鸡蛋打散炒熟盛出备用。热锅凉油,把肉丝快速下锅,炒至变色。
2、锅中加油,爆香葱姜蒜,加入洋葱、青椒翻炒至断生。
3、倒入面条,大火快速翻炒,让面条均匀裹上油。
4、倒入调料汁,翻炒均匀,让面条充分吸收汤汁。
5、最后加入肉丝和鸡蛋,继续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炒面口感爽滑,是一道非常适合快速解决饥饿感的菜品。如果你也喜欢炒面,不妨试试这个做法,保证让你大呼过瘾!
第二宝:吃麻花
麻花代表着团结和谐、平安吉祥、祈求幸福、团团圆圆和长长久久。麻花的形状像“8”字,寓意着“发”字,代表着发财和幸福
推荐做法:炸麻花
麻花,香脆可口,是我小时候的最爱。每次经过卖麻花的摊位,我总是忍不住停下来,买上一大包。但是,外面买的麻花加了太多的防腐剂和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食材准备:
-高筋面粉克
-鸡蛋2个
-酵母粉5克
-糖50克
-油适量
制作步骤:
1.将高筋面粉、鸡蛋、酵母粉和糖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2.把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至两倍大。
3.把发酵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细条。
4.把细面条搓成麻花状,放在案板上。
5.锅锅多倒入一些油,热锅凉油,随后把麻花放入锅内炸。
6.炸到麻花酥脆捞出,晾凉即可食用。
这道麻花口感香脆,做法简单,非常适合家庭制作。而且自己做的麻花不含任何添加剂,健康又美味。大家赶紧动手试试吧!
第三宝:吃生菜
生财。生菜因其发音与“生财”相似,常被视为兴旺发财的象征。在特殊节日食用生菜,寓意着希望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推荐做法:
凉拌生菜,清爽又健康,是夏天餐桌上的常客!
食材准备:
生菜、蒜末、小米辣、白芝麻、生抽、醋、白糖、辣椒油
?烹饪过程:
1、生菜洗净切段,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2、蒜末、小米辣、白芝麻放入碗中,淋上热油,再加入生抽、醋、白糖、辣椒油搅拌均匀。
3、将调好的料汁倒入生菜中,拌匀即可。
吃上一口,清新爽口,还有丝丝辣味,真是太开胃了!你也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