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生活环境 >> 学霸收藏统编语文四下课后题答案最
四下:课后习题答案(全册语文)
第1课《古诗词三首》
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场景:夏天白天变长了,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锄草……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两句话刻画了锄豆的大儿子、编鸡笼的二儿子、剥莲蓬的小儿子。重点刻画了小儿子。“喜”和“卧”用得好。“喜”字可以说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小儿子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卧”字使用得最妙,它把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样子和盘托出,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场景:勤劳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灵巧的双手编织鸡笼;可爱的小儿子,正卧在溪边,开心地哼着歌儿剥莲蓬。
第2课《乡下人家》
课后习题答案:
1、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答:可以画六幅:
①瓜藤攀檐图;
②鲜花绽放图;
③雨后春笋图;
④鸡鸭觅食图;
⑤乡村晚餐图;
⑥月夜睡梦图。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
示例:我喜欢“月夜睡梦图”,它让我知道了乡下人家辛苦一天后能够享受到甜蜜夜晚的幸福。从他们的无忧无虑中可以看出他们喜欢乡村生活,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形象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笋破土而出写成“探出头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鲜嫩的笋从土里出来的情景。
b、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这句话写出了乡下人家边吃边聊,说话毫无拘束,尽情地享受乡村生活的那份愉悦、快乐和惬意。
4、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吧!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地方,注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哦!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例:
我们的乡村是个美丽蛾地方。春天万物复苏,桃红柳绿。迎春花盛开,银燕从南方飞来……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像。夏天,万物生长盛旺,百花盛开,稻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就好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大地毯。果园里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生机盎然……秋天,稻团里的稻谷金灿灿的,好像是给稻田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从远处望去格外耀眼。果园里的石榴一个个露出圆圆的笑脸。柿子树挂满了许多红红的小灯笼,好似在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讯,农民伯伯个个都笑开颜。
第3课《天窗》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说一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答:天窗是在屋顶开的一个小方洞,再放一块玻璃。天窗是为了透光用的。
因为风雨天或者冬天,木板窗会关起来,屋里就没有了光线,黑得像地洞一样,所以要开天窗。
2、课文中用了一个短语来形容天窗——“唯一的慰藉”,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文中主要指夏天阵雨来了时和晚上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的时候,这时孩子们失去了自由,只好通过天窗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想象世界,感受世界,孩子们只能通过天窗从而获得安慰。所以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答:“扫荡”让人感觉到风雨雷电正在无情地摧残这个世界。因为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可以通过想象被无限夸大,所以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结合课文,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答:这里的“无”和“虚”指透过天窗仅能看见和听见的屋外世界,“有”和“实”指想象的情景。孩子们在下雨时透过天窗看见闪电,听到风声、雨声、雷声,可以想象风丽雷电的情景;透过天窗看见一颗星、一片云,可以想象满天繁星云彩的情景。
《语文园地一》
一、交流平台
读了这几段话,我发现每段话中提到的句子,对于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都是课文的关键句。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
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知道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下生活的。
体会:从“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这些词语中我感到城市生活是灯火通明、人多热闹的;从“肥沃、麦浪、炊烟袅袅”这些词语中我感到乡下生活是恬静、温暖、美好的。
2.读一读,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a、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b、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这两个例句,一个是描写田园生活的,一个是描写海边生活的。三幅图分别是:草原场景、山间场景和城市生活场景。
写一写:
(1)一望无际的草地与蓝天相接,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的十分清楚的马群,羊群在太阳底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
(2)几场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淙淙流动的一条小溪,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3)城市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干净宽敞的马路,绿化优美的街道,五颜六色的花朵,将城市装点的分外美丽。
三、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
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犹:还,仍然。
③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④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⑤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诗意: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第5课《琥珀》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产生疑问:
1、这两只小虫是怎样进去的?
2、松脂从哪里来?
3、一小滴松脂不会同时包住两个小动物,必须是一大滴,为什么会同时包住?
4、一滴松脂可以形成松脂球吗?
5、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6、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7、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呢?
8、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如:透过琥珀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小东西——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可以想象它们两个如何相遇,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又如:从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猜测出它们如何拼命挣扎的情形。)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苍蝇和蜘蛛同时黏在了一块,然后又一滴滴把两只小虫子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化石。
三、“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推测的依据是什么吧!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依据:这块琥珀是由一颗松脂球形成的,而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太阳很毒辣,才能把老松树上的厚厚的松脂晒化,才能不断滴下松脂。)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依据:两只小虫体积很大,因此需是一大滴松脂。琥珀中有蜘蛛和苍蝇两只小虫,因此推测它们是一齐被包住。)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1.恐龙与鸟儿有怎样的关系?
2.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依据是什么?
3.恐龙飞向蓝天有怎样的演化过程?
……
二、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开始在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的恐龙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三、课文的不少句子表达准确,如”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希望”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全面”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揭示。科学家们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小练笔: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示例1:家养狗的种类有很多。根据生活习性、体型大小及用途等,可以分为猎狗、看护狗、工作狗、玩赏狗四大类。猎狗形体健硕结实,四肢灵活敏捷,嗅觉灵敏;看护狗与猎狗相比,野性不足,但忠实可靠;工作狗主要职能在于工作,具有特殊的技能,例如军犬和警犬;玩赏狗大多体型较小,机灵神气,会讨主人欢心。
示例2: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
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习题答案:
一、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科学术语读正确。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科学术语:除臭技术微观对象纳米缓释技术
长度度量单位纳米自清洁技术碳纳米管
纳米管储氢气纳米吸波技术探测雷达波
问题示例:纳米技术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什么是纳米技术,它到底是一门什么学问?为什么说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
示例:
1、将汽车的金属部件换成纳米材料,减轻车的重量,省油。
2、用纳米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无公害。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听说过EPS吗?就是汽车的汽油燃烧装置。它是应用纳米技术将汽油分子分割成纳米为单位的质子保证充分燃烧。气体燃烧完全,有助于动力提升,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
4、纳米雨衣伞是雨伞与雨衣的结合体。纳米雨衣可由纳米雨伞转变而成,纳米雨衣又不同于一般的雨衣,因为纳米雨衣能够保证从头到脚绝对不湿。因为纳米材料,所以这雨伞能够一甩即干,雨伞转变为雨衣后,这雨衣也只需穿戴着轻轻一跳也即可全干。
5、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探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6、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释放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选做题
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的哪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
示例:我从小害怕打针,我会把它运用到注射器上。纳米针注射,打针再也不疼了。
《语文园地二》
一、交流平台:
读这三个小朋友的话,我发现给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的”方法。第一个小朋友告诉我可以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第二个小朋友以《琥珀》为例,从查阅资料这方面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第三个小朋友从请教别人这方面来谈的。
二、识字加油站
滨—宾(宾馆)洁—吉(吉利)减—咸(咸菜)
挑—兆(预兆)挺—廷(宫廷)预—予(赠予)
中—肿(肿胀)介—阶(台阶)止—趾(脚趾)
凡—巩(巩固)正—政(政府)刘—浏(浏览)
四、日积月累: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黄师塔:和尚的墓地。
懒困:疲倦困怠。
一簇:一丛。
无主:没有主人。
诗意:黄师塔前那一江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我究竟是该爱深红还是爱浅红呢?
赏析:这首诗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壮美的感受。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一个“倚”字,就将诗人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后两句着力写桃花,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赏,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饶有兴味。
第9课《短诗三首》
第10课《绿》
第11课《白桦》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读一读,选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洁白的流苏姗姗来迟的朝霞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
“洁白的流苏”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下过雪以后,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姗姗来迟的朝霞”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边慢慢出现的朝霞,形态很美。
“灿灿的金辉”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刚升起来,金光射向白桦树。
“晶亮的雪花”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照在白桦树上覆盖的雪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白雪皑皑的树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场大雪过后,白桦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的积雪。
“银色的光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的霞光照射到落满积雪的白桦树上,积雪发出银色的光芒。
挺拔的白桦站立在那里,四周是姗姗来迟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白桦闪着灿灿的金晖。白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虽不具有那种姹紫嫣红的美,可是却这样默默地奉献着它的魅力,这样悄无声息,却又让你难以忘怀。
三、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你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交流。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活动提示: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白杨
在我的窗前,
有一株白杨,
亭亭玉立的绿冠,
仿佛穿着华装。
葱茏茏的枝头上,
鸟儿们齐声鸣唱,
像清脆的银铃声,
美丽悠扬。
阳光笼罩着,
挺拔的白杨,
叶片上跃动着,
耀眼的光芒。
太阳如火,
照在它顶端,
将更多的金光,
洒遍白杨的树杈。
神奇的书
没有一座明亮的灯塔,
能像一本书,
为我们指引人生的道路。
没有一座神奇的宝库,
能像一位老师,
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即使你家境贫困,
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
你在书的王国漫步的身影。
多么其乐无穷的书本,
可是它装载了,
人们一生中的全部美丽!
《语文园地三》
一、交流平台:
读一读这些句子,我发现这他们三个人交流的语言都是如何朗读、理解诗歌的好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
归纳起来有三点:
1.朗读诗歌的时候要注意朗读的语调、速度、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
2.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二、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这些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
屈原陶渊明孟浩然杜甫
韩愈刘禹锡范仲淹龚自珍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年是屈原逝世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代表作品《春晓》《宿建德江》等。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一生正处于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的痛若。然而,这种大不幸却成为杜甫艺术生命的大幸。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他的诗以豪放著称。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韩昌黎集》等。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睛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都是描写颜色的短语,我们通过读句子可以想象这些短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想象诗歌的意境。
从“仿佛涂上了银霜”我们能想到的画面是白桦树的树皮是白色的,远远看去像抹上了一层霜。
从“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我们能想到的画面是远看,大雾朦朦胧胧,像青烟,像蓝纱,显得轻柔细腻。
从“绿得娇嫩”“黄得蓬勃“蓝得多么醉人”我们能想到的画面是春天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地上绿芽刚刚冒出来,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可爱,更加嫩绿。油菜花开得正旺的时候,远远望去大地像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又像大自然撒了一地的金子,还像一副美丽的图画。湖水蓝盈盈的,真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我们发现加点的部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融冶的风等,前面的月明、藤萝、母亲、融冶都是修饰后面的园中、叶下、膝上和风的。
四、日积月累: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以上三条都是关于诗歌的名言,从诗歌的对人的意义、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内容方面对诗歌进行了赞美或说明。
第13课《猫》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
课文的第6自然段围绕满月时的小猫可爱、淘气的特点讲了三层意思:鸡毛、线团都能玩个不停,胆子越来越大,抱着花枝荡秋千。
二、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作者喜欢猫,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一是猫的特点:老实又贪玩,又尽职的古怪的性格、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而又勇猛好斗、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二是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猫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老舍先生的语言平实、质朴,运用具体的事例展现了猫的灵性、古怪、可爱。
三、小练笔
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作者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性格古怪,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作者非常喜欢猫。
示例:
我家的小猫,很可爱。它那双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好似两颗黑宝石机灵地转着;那对小耳朵每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有时还会摇摇胡须表现出很无奈的样子;那光滑而有润泽的虎皮色皮毛,摸起来就像在摸一条丝绸一样;那时候大尾巴总是缓缓地摇着,非常可爱。小猫有时特别好动。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阅读链接: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夏丐尊写对猫的喜爱,用了衬托的方法,从妻子孩子对猫的喜爱,表达自身的喜爱之情。
周而复写猫,是直接描写,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细致描写了小猫可爱的外貌,以及动作、神态等,直接表达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第14课《母鸡》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之前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它总是在那里不停地叫,吵得人心神不宁,它还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直到作者看到母鸡对小鸡雏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就不再讨厌母鸡了,反而是对母鸡表现出来的母爱加以赞扬。
二、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负责:时刻警惕,看护鸡雏。“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慈爱:“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三、《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①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②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③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不同点: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第15课《白鹅》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叫声:严肃郑重、引吭大叫、厉声叫嚣。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昂首大叫。
在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来突出鹅的高傲。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猥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三、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鸭的步调急速、局促不安衬托出鹅的步调从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很是有趣。
2、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把鹅称作“鹅老爷”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是贬义,实际是褒义,作者运用反语来表现出对鹅的爱意,突出鹅的高傲。
三、阅读链接
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两位作家的笔下的鹅的步态都是从容不迫,吃东西都是不紧不慢的。两篇文章在描写鹅的特点时都很细致,从动作到神态,让读者读起来仿佛这只鹅就在眼前一样。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
读了这些句子,我发现这都是本单元课文中描写动物的明贬实褒句子,学习这样描写动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识字加油站:
杆——肝(肝脏)——秆(麦秆)
消——俏(俏丽)——峭(陡峭)
捕——哺(哺育)——浦(黄浦江)
轮——沦(沦落)——抡(轮拳)
换——涣(涣散)——焕(焕发)
骏——俊(英俊)——峻(严峻)
我知道了这是四组字形近字,我们可以通过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领头羊小蜜蜂
纸老虎变色龙铁公鸡应声虫哈巴狗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老黄牛”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百灵鸟”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的人。
“领头羊”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变色龙”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铁公鸡”那些小气吝啬贪婪的人。
“应声虫”缺乏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二、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仲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2、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3、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知道了这三段话都是举事例写一个动物的特点的,前半句是动物的特点,后面用冒号,紧接着举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
(1)爱臭美的小狗:每天早晨会蹲在镜子前照着镜子抓抓耳,挠挠腮,好像在看自己样子漂不漂亮,有时把奶奶的小花手绢顶在头上跑来跑去的玩。
(2)粗心的小杰:不是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把钥匙扔在家里。
(3)热心肠的老奶奶:她总是闲不住,今天帮东家看个孩子,明天帮西家买个菜,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三、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们读了这三个句子,知道了这个题目的要求是让我们体会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
第一个句子如果去掉这三个语气词,就带有责备的意味了,感觉说话不够亲切,表达不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个句子如果去掉语气词“啊”,就不能表现出作者对小猫的亲近、喜爱之情。
第三个句子如果去掉语气词“啦”,表达的效果就是严肃、认真的,不能表现出作者对白鹅的亲近、喜爱之情。
书写提示:
读了题目要求,我知道了这个题目的要求是写字时要注意: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日积月累: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介绍:
罗隐(年~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人,晚唐诗人。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诗意:
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领。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第16课《海上日出》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伟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观,多么辉煌。
三、选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日出,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太阳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其中有一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海上日出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后习题答案:
一、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作者写孔隙的狭小,是通过写小船的大小(只能容得下两个人并排仰卧)和小船的进出方式(船两头系绳子,靠内外洞的工人拉动)写清楚的;写作者自己的感受,是通过写作者实际的体验过程(仰卧在小船里的状态和船移动时的感觉)写清楚的。运用“要是……准会……”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第18课《小英雄雨来》
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因为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不畏强敌的威逼利诱,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做斗争,最后因为坚决不告密,差点被敌人枪毙。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读书③掩护李大叔
④与鬼子斗争⑤误以为牺牲⑥雨来没有死
或:
①泳本领高 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⑤宁死不屈 ⑥机智逃生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42自然段还乡河景色的描写作用:将天上飘着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
《语文园地六》
一、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讨论的是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长文章分成的几个部分来把握,串连各部分内容就可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可以在阅读时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如果忘记了,可以翻回去再看一看,这样在把握主要内容时就不至于遗忘了。
列小标题的方法:摘录法、浓缩法
阅读较长文章的方法:
1、默读法:就是大脑在朗读,但不出声,朗读的情景都是装在脑子里的。
2、勾画、摘录法。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
3、问题法: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文章的目的。
4、回顾法:在阅读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一些内容,想想讲了什么。
5、边读边思考: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条理等形式掌握文章。
二、词句段运用
1、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ー”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修改病句可按照以下步骤:
一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二查。查出病因。
三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四检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是否还有其它语病,是否改了句子原意。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照样子改写后面两个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组和第二组例句加点部分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动物来形容人,用不同的动物表达不同的感情,生动形象。
第一组例句用“小泥鳅”“小鸭子”形容雨来,体现了作者对雨来的喜爱之情;
第二组例句用“鹰的爪子”比喻双手,用“恶狼般的眼睛”比喻德军的眼睛,表达出作者厌恶的感情。
(2)她像小鸟一样跳着轻快的舞蹈。
那个小偷像一只出洞的老鼠盯着厨房里的奶酪一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三、日积月累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简介:
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①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②厌:满足。
③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译文:
所有鸟儿都飞向高空,直到看不见影子。天空中仅剩的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独自悠闲地飘走了。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感觉敬亭山也看着我,
我们互相对视总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忘记了其他的一切,心中只有敬亭山了。
赏析:
这首五绝作于诗人天宝十二年()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情。此诗通过写诗人独坐敬亭山的情趣及敬亭山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也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第21课《古诗三首》
课后习题: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表现出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表现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奋勇杀敌、爱国爱家的精神品质。
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第22课《文言文二则》
课后习题答案:
二、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囊萤夜读》:车胤谦逊有礼、勤奋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去点灯。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三.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贫:贫寒弃:放弃
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船长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前后下了两道命令,沉着指挥,让船员们和乘客井然有序地全部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
感受到船长在危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勇士,他那种高尚的品质,那种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感动着我,并且不断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前进。
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价值。
第25课《宝葫芦的秘密》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因为王葆从小就爱听奶奶讲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中,宝葫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只要人们遇到困难,宝葫芦就会帮助他解决。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来帮他解答算术题,这样他就可以省心了;他还想让宝葫芦帮助自己种向日葵,使其他同学种的都没法跟自己种的比;他还想让宝葫芦解决他与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的问题……拥有了宝葫芦就拥有了幸福。所以王葆也想要一个宝葫芦。
二、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奶奶给王葆讲了4个故事,分别是:
1、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2、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3、王五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4、赵六的宝葫芦是自己掘地掘出来的。
创编故事1:赵六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家里的活计总是比别人家的先干完,干完自己家的活,赵六也不闲着,左邻右舍地去帮忙。他的行为感动了天神,决定奖赏给他一个宝葫芦。有一天,赵六在自己家的地里挖坑浇水,谁知挖着挖着就挖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葫芦,赵六十分纳闷,他把葫芦别在腰上继续干活。中午到了,赵六饿了,心想要是有几个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吃那该多好,他刚想完,手上就真的出现了几个肉包子,赵六纳闷极了。他突然想到了今天得到的宝葫芦,于是又想,再来一壶酒吧,就真的出现了一壶酒。赵六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就拿着宝葫芦回到家。后来他就用这个宝葫芦帮助那些穷苦的人。
创编故事2:赵六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民人家。从小赵六就特别懂事,因为家里太穷了,他主动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自己回家帮爸爸妈妈下地干活。有一天,在赵六在地里干活,心不在焉的,嘴里还嘀嘀咕咕地背诵着妹妹书本上的课文。他背得入了迷,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地里冒出一个金色的宝葫芦,竟然开口说话了:“赵六,我可以满足你上学的愿望。”赵六吓了一跳,到处找说话的人,最后在确定是这个宝葫芦在说话。“别看了,就是我在跟你说话。如果你帮我保守秘密,那我就可以帮你完成上学的愿望。”赵六又惊又喜,捧起宝葫芦,又蹦又跳地回家了。
三、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宝葫芦的秘密》简介
小学生王葆,爱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只棋子,那只棋子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便在教室里出现。可当模型倒塌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装起来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考算术时,他望着考卷发愣,可别人完成的考卷与他的空白考卷却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对换,此事被监考老师发现,使他羞得无地自容。王葆有了宝葫芦,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和欢乐,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他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好东西,便主动向同学们坦白了宝葫芦的秘密,并毅然表示与这个“宝贝”决绝。他使劲把宝葫芦一扔,轰然一响,宝葫芦炸成碎片。王葆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语文园地七》
一、交流平台
读了本次交流的内容,我发现从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从人物的动作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来分析人物特点。在写作中,我们在表现人物某些特点或品质时也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
二、识字加油站
和蔼慷慨临危不惧彬彬有礼
贤惠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品质、心情,表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或品格特点。我们先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再学着运用。
和蔼: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贤惠:指妇女为家庭付出,态度和气,善良温和而通情达理,心灵手巧。
悲戚:悲痛哀伤。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焦躁不安:指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三、词句段运用
1、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借光
铁杵成针程门立雪手不释卷
这些成语都与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故事中的人物通过勤勉刻苦的读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囊萤夜读
含义:用袋子装萤火虫,晚上借其微光读书。
故事: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但因家境贫困,没钱买灯
油供他晚上读书。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悬梁刺股
含义:用绳子绑住头发系在房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发愤自学。
故事:东汉时,孙敬,孜孜不倦勤奋好学,为了防止打盹(瞌睡),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战国时期的苏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后来他们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凿壁借光
含义:在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
故事:西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只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最后,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铁杵成针
含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故事: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吃力地磨着铁杵。李白觉得很奇怪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从此坚持刻苦学习,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程门立雪
含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故事: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学问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一天,杨时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于是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杨时却还立在雪中。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手不释卷
含义:手中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不倦。
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2、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a、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撃上了窗ロ。
b、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她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这些句子详细描述一组连续的动作,动作描写通过交代人物的身体活动、肢体动作等,侧面反应了人物的特点。
仿写参考答案:
(1)蝴蝶飞舞
一只大蝴蝶扇动着一对彩色的翅膀,扑向窗口来了。它先在茶花的枝头兜了几个圈子,接着又飞到茉莉的上面,最后轻轻地停在洁白的茉莉花朵上。可是茉莉花朵太小了,负担不了它的重量,摇摇晃晃的,似乎有点站不稳。可是,也用不到为它担心,看,它扇动着宽大的翅膀,保持了身体的平稳,它若接若离地晃动着身子站在花朵上,又似乎是悬在半空中。
(2)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爸爸发球了,小男孩的眼睛盯着球,猛的一跃,球在拍子上一幢又反弹过去了,球从左边飞过来,小男孩就向左边一跃,球从右边飞来,他就向右边一跃。小男孩就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
(3)妈妈下班回到家
先是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接着是一阵门响,然后是换拖鞋声,我知道,是妈妈下班到家了。妈妈疾步走到厨房,拧开水龙头洗菜,我心里不由得一酸:天这么热,妈妈进门后连脸都没洗,就一头扎进厨房给我们做饭去了。我忽然觉得自己坐不住了,起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酸奶,又拿上一条毛巾,快步走进厨房,走到妈妈身边……
四、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战胜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忧患使人得以生存,而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第26课《巨人的花园》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说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花园的变化:
巨人外出时,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颗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孩子们欢快地在那里玩耍。
巨人回来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春天来了,可是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桃树也忘了开花,花儿缩回地里。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巨人醒悟后,桃树再次开花,小鸟再次歌唱,花儿再次探出头来,花园又变成孩子们的乐园,春天跟着一起回来了。
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
巨人回来后,对孩子们凶狠,大声叱责,并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围墙,挂起布告牌,禁止孩子们入内,让人们感受到他的自私自利。
巨人看到奇特景象醒悟后,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懂得了分享,对待孩子们亲切、和蔼,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三、小练笔
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示例1:每天早晨巨人都满心期待地在花园里等待着孩子们归来。孩子们一回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连花草们也露出美丽的笑容来迎接他们。看着花园又重新充满着活力,散发着朝气,这一瞬间,巨人感觉有孩子们很幸福。每一天只要孩子们一有空,就马上来到巨人的花园,嬉笑玩闹,他们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摸来摸去,有的爬到巨人的手上,玩弄他的手指,又跳到他的肚子上翻跟斗,有的在巨人脚上玩躲猫猫,还有的在巨人头上帮他弄掉灰尘与落叶……到处都充满着欢乐。
示例2: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奔跑、打闹、捉迷藏,有的藏在花下、树后面,有的爬到巨人身上,藏到了巨人的背后。找人的孩子站在巨人脚下,巨人就和他们一起玩儿。大家跑跑躲躲,好不热闹。
示例3:在巨人的花园里,不停回荡着孩子们那银铃般的笑声,他们互相追逐着,玩耍着,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像春天里娇艳的花开放着。“真好玩儿!真好玩儿!”瞧!孩子们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着树上的果子,然后一个接一个的从巨人的手臂上滑了下来,就像溜滑梯一样!瞧!从巨人的口袋里,袖子里,探出一两个小脑袋来,嘴里还不停的喊着“躲好了!”“躲好了!”女孩们用各样的鲜花给巨人编了一个大花环,带在巨人的头上。巨人朝孩子们做了个鬼脸,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他们玩累了就偎依在巨人身边,听着巨人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就连鸟儿也站在树枝上津津有味的听着,久久不愿离去!
《语文园地八》
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几篇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其中的人或物大多都有超凡的能力。比如神奇的宝葫芦可以让我们心想事成;巨人把小男孩放到树枝上,那棵树马上开花了;小人鱼为了救王子,最终化为泡沫……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1)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冬天里的雪、霜和北风。让人感到非常冷。
(2)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紫貂”和“黑熊”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紫貂勤劳和黑熊无奈的样子,间接写出了冬天的寒冷。
(3)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运用环境描写,抓住“北风”和“雪花”两种景物,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从听觉、视觉、触觉的角度,描写了隆冬来临雪花覆盖大地的景象。
点拨:这三个句子都突出了“冬天冷”这个特点。在描写角度上,有正面描写(刺骨的寒风),有侧面描写(紫貂和黑熊冷得躲起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涂成银色、请来北风、裹着皮衣)。多角度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充分。
仿写示例:
1、春天来到了冰冻的河流上。一轮红日每天给河流温暖,帮助河流把覆盖着的冰块融化掉。慢慢的,河水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流得畅快,奏着“河水奏鸣曲”,叮咚叮咚响,仿佛在像春姑娘表示感谢。
2、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个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
3、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民伯伯最喜爱的季节。高粱涨红了脸,苞米咧开了嘴,黄澄澄的玉米粒,象一颗颗金豆子,谷子笑弯了腰,正向我们鞠躬,大豆被风吹得乐出了声。
三、书写提示
如何制作书签:
1.选材:方便易得,且适合做书签。
2.内容:开卷有益,选择自己喜欢名言警句;书写规范、美观。
3.形状:形式多变,富有创意。
书写方法:
1.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2.字距要均匀。
3.上下字要对齐。
4.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四、日积月累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好好发奋读书学习,到老年才明白应该好好读书,却已经晚了。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读一天的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有读书就会丢失前几天的读书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学习才有收获)。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肯迈出学习的第一步,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但是只有勤快奔波的人才能真正找到路;学海没有边,只有用辛苦作舟的人才能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