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繁衍 >> 开学首日,一年级新生逃学被民警抓回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时,
昨天开学第一天,
家长和小“神兽”们心情如何?
你们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这样的画面刷屏?
不放心的家长们,
在校门外开启“见缝插针”模式,
纷纷贴墙“暗中观察”…
↓↓↓
有网友调侃:
校园围墙上长满了家长!
有第一个家长爬上去,
然后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然后墙上就长满了新鲜家长!
校门外开启“见缝插针”模式!
一个小缝隙,一部小手机,
就可以给这两天送孩子的家长撑起一片天…
不过也有家长,
按捺不住幸灾乐祸的内心,
送完孩子,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朋友圈里不能到现场送娃的家长们,
也在朋友圈纪念孩子顺利入学!
不过,也有家长送完孩子后,
“隐晦”表示自己解放了!
校园内的“神兽们”,又是什么情况呢?萌娃们一进学校,开始上映悲喜大片,一年级新生报到时,一名小女孩,在校门口哭着折返4次抱住妈妈,让妈妈不要走。幼儿园里的这位小朋友,边哭边做礼仪小天使!而两位小朋友看起来很开心,背着小书包,手拉手一起去学校!
这是小编
昨天从朋友圈疯传的送孩子攻略
另外,网上也“疯”传一张
“开学另类大片”:
两名警察围抱着一位小朋友……
图片为朋友圈及群聊截图
图中文字显示这位小朋友是一年级的新生,因逃学被“抓”。究竟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据了解,该学生目前就读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但并非是一年级新生。9月1日上午,该学生在妈妈和妹妹的陪伴下来到了学校,但却不愿进校门,在校门口驻留片刻后往学校旁边的周家巷方向跑。
由于妈妈抱着妹妹不方便追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在奔跑中发生安全问题,于是警察帮忙把孩子抱回到其妈妈身边。随后学校老师让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进校内。经由老师与其聊天、妈妈劝说后,最终该学生在老师的陪伴下于9:10回到了课室。
那我们太原开学首日大家状态都怎么样呢?
山西晚报记者兵分多路,
记录太原市各中学开学首日情况。
9月1日,太原市中小学生元气满满地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沉寂了一个暑假,校园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都调整好状态了吗?开学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开学首日,山西晚报记者兵分多路,记录太原市各中小学开学首日情况。图为迎泽区双西小学开学首日,课堂上孩子们领到了新书。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摄
知达常青藤中学校
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分班情况:一共开设12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
录取过程:8月7日,家长通过手机短信收到录取信息。8月20日,收到缴费通知,通过网络缴费。8月28日,学校通过短信,向家长摸底申请住校的情况。8月31日,学校通过短信通知家长,9月1日领取分班条,进班安排开学事宜。
现场目击:9月1日8时10分许,学生小郭来到学校门口。进门前,她看了一眼妈妈的手机,学校发的通知短信显示,需要到教学楼B楼二层大厅领取分班条,进班安排开学事宜。进校门前,她朝妈妈挥了挥手。11时30分,山西晚报记者再次见到小郭时,她已经领到了刚刚发的4本书。小郭说,自己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说话很温柔。除了分班和发书,上午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自我介绍。这些议程进行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
在小郭那里,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了两张表格。曾担任过什么班干部、愿担任什么班干部、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些内容,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喜欢高大帅气的,有的喜欢漂亮的,小郭说,她喜欢温柔、幽默的老师,这样上起课来,会有趣很多。除了基本信息,表格里的两项内容,引起了山西晚报记者的注意。一项内容为:你和别人(老师、同学)想法不一致时,该如何处理?另一项内容为:自我评价。这两项内容分别要求填写字。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想住宿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具体能不能住校,学校将另行通知。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
初一共有36个班 住6人间吃自助餐
分班情况:年,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计划招生人,其中直升人。摇号录取之后,今年共计招录了36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
录取过程:8月9日上午,到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并缴纳学费。原本计划8月25日报到、26日开始军训等事宜因疫情原因取消,变为等学校通知。8月29日下午,学校短信通知分班结果和报到时间。8月30日,不同班级分批次入校报到。
现场目击:8月30日,12岁的李梦娇和爸爸妈妈一起自驾前往她的新学校——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开启3年的初中生活。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今年的费用是元,其中含元的惠民补贴,陈冰实际交了元。“这个费用包括学费、书费、餐费、用品费等,来了学校以后,基本不用再花其他钱。”陈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老师会通过班级家长群发孩子的动态,也可以办理校讯通,方便学生用卡式电话和家长联系。
李梦娇的宿舍在4层,6人间,上下铺。李梦娇分到了靠窗位置的上铺。宿舍里有一张大桌子,就在窗户底下,6个人共用。还有6个铁皮柜子,可以放学生自己的用品。学校发放了两床被褥、脸盆、毛巾、牙具等用品,陈冰帮女儿一一整理好。
从宿舍步行到食堂,陈冰卡了一下时间,大概需要六七分钟。食堂很大,学校提供自助式家庭化的营养配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选择。
李梦娇的教室在初中部的二层。从食堂步行到教室,差不多也需要六七分钟。初一的36个班都在二层,呈对称式排列。一边是1班到20班,另一边是21班到36班。楼里特别大,两侧不同班级的学生,想在课间碰个面都不容易。
太原市志达中学校
12个班均衡编班 素质测评有难度
分班情况:今年志达中学共设12个班,每个班44人至46人。
录取过程:8月23日,领取录取通知书,8月26日下午素质测评,8月29日查看分班结果,8月30日进行学法教育,9月1日正式开学。
现场直击:9月1日7时40分,王天纵和妈妈一起前往新学校开启新学期。王天纵是太原市志达中学初一新生。虽然是“新”,但在他眼中,志达已经是“老”朋友。“学校就在我家附近,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希望能在这里读初中,今天终于愿望成真了。”王天纵高兴地说。
今年志达中学共设12个班,每个班44人至46人,王天纵分在班。8月26日下午,王天纵去学校参加了素质测评。“感觉题目有一定难度,语文强调古诗词的积累,数学最后一道题挺难的,我答题花费了20分钟。”王天纵说。测评当天,王天纵和前后座的几个同学交了朋友,8月29日查看分班结果时,他打听得知,自己班里有成绩好的、一般的,也有不太好的,“编班应该比较均衡。”
9月1日,是志达中学初一学生开学第一天。由于课程表还没有下发,王天纵把提前下发的教材都带去学校。“老师发了20多本书,我称了一下,有13斤重。”他笑着说,“今天估计会排座位,我打算把一些书放在课桌抽屉里,这样上下学书包也能轻一些。”
志达中学暂时不能住校,王天纵的父母工作非常忙。为方便上下学,妈妈给他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小饭桌,中午就在小饭桌吃饭和午休。“听说,志达中学里有很多学生都是‘学霸’,我要向他们学习,也想和他们一起竞争,让自己在初中阶段能更上一层楼。”王天纵说。
太原市师苑中学校
统一接种新冠疫苗 发型着装有规定
分班情况:共开设24个班,其中侯家巷校区有15个班,每个班级40人左右。
录取过程:8月26日上午,入学培训。8月26日下午到8月28日上午休息。8月28日15时,新生报到入学,领取校服、新书。
现场目击:“通知书没拿上咋办?”“分班通知在哪儿贴的?”“师傅,咋就知道娃娃分哪个班了?”8月28日下午,是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初一新生报到入班的日子。新生由班主任进行入学安排,领取校服、新书。孩子们都走进了校园,家长迟迟不离开,显得比孩子们还紧张。家长们有各种问题,向留守在门口的保安师傅咨询。保安说:“你们放心哇,娃娃们都那么大了,自己看通知能找到班级的。”保安师傅对着一个男孩说:“赶紧进,快跑!上次你就迟到了。”有家长问他咋知道的,保安说,这孩子眼睛大,上次迟到,他就记住了。
初一新生新冠疫苗接种,也于当天下午进行。入班后,学生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到位于马路对面的临时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对于我来说,这一下午充满了新奇!”初一新生乐乐说。进入校园后,乐乐很快在教学楼大门口的通知里,通过姓氏首字母的字母序号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并从里面找到了对应的学籍号,找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进了班级后,老师告诉他们,这次分班共计有24个班,其中侯家巷校区有15个班。当天下午没有开课,就是发书、排座位、讲入学后的注意事项和打疫苗。乐乐说,班级里进行了第一次点名,她感觉老师喊她的时候,她的心跟着怦怦跳,确实有点儿小兴奋。
女生头发不能过肩、遮耳,男生要寸头;书包和笔袋上不能有挂件;不能带贵重物品、不能带电子产品等;校服穿全套,长短可以改,但不能改变裤型……老师还告知孩子们到校与放学的要求。7时15分到校,7时25分完成收作业并开始早读,14时10分之前到校,18时15分放学。
学校还发了一张表格,让孩子们写“人生规划”和“我的新生活”。“我期待大家一起学习,在课上专心致志地听讲,下课一起玩耍,建立友谊。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位初一新生这样写道。
当天18时,孩子们开始陆续出校,鼓鼓的书包里装着新书,手上还抱着新领到的校服。“妈妈,我们班老师特别和蔼!”“我和小学同学分到了一个班”……孩子们纷纷讲述他们在校园里的事儿。
家长心态变化
有人准备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有人决定不过多干预孩子
9月1日,家长们迎来“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面对“双减”新政,能不能减少家长的焦虑?面对新学期,家长们的心态调整得怎么样?9月1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新生家长。
小学新生家长:家里做好“幼小衔接”,准备阳光心态迎接新学期
“说实在的,尽管早就听说孩子上小学前不需要上学前班或者幼小衔接班,但真轮到自己孩子要上小学的时候,要不要报‘幼小衔接’,心里还是有些纠结。”刘丽媛是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笑笑的家长,谈起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她对山西晚报记者说:“‘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我下定决心,不给孩子报班了,‘幼小衔接’我们在家做。”
笑笑一直在公立幼儿园学习,从小班到大班,她学会了如何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如何和小朋友和睦相处,见了长辈要问好等礼仪,但对于很多同年龄孩子都掌握的拼音、算数,却显得不那么“敏感”。“没有系统教过她,所以我一直不着急,想着实在不行,这个暑假给笑笑报个‘幼小衔接’。”刘丽媛说,“双减”政策明确学校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自己重新审视了一下孩子,“我觉得笑笑不上幼小衔接,依然没问题。”
虽然知道学校会零起点教学,刘丽媛依然有些紧张。“毕竟孩子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能再像幼儿园时期那样散漫,需要提前让她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这个暑假,刘丽媛在家中会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扑克牌或者字母迷宫等,将简单的知识融入其中,让笑笑在玩耍中或多或少学习点知识,还时不时给笑笑说说小学校园生活,鼓励笑笑自己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计划招生6个班共计名学生。侯家巷附近的很多居民都希望能顺利被这所家门口的学校录取。家长群成立之初至今,大家常常在群里相互打听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孩子会不会被学校顺利录取,到均衡分班结果,再到开学应该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书包、鞋子……看到家长们
在妈妈的积极引导下,笑笑对升入小学特别期待。她给自己挑选了新书包、笔袋、铅笔等文具,还提前掌握了削铅笔、整理书包等技能。
初中新生家长: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过多干预
9月1日一早,送完女儿祺祺上学,郭女士在车上暂时歇了一下,准备中午把女儿送去小饭桌午休。对祺祺而言,上初中是全新的开始,对于郭女士更是。
今年39岁的郭女士,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上初一,小女儿刚刚升入小学三年级。郭女士从小生活在一个家教非常严格的家庭,因此她对孩子们也要求十分严格。放学必须先写作业、只有周末才能下楼玩、一页作业用三次修正带必须撕了重写……在郭女士近乎严苛的要求下,孩子们成绩一直很好。
两个女儿所在的小学,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这种情况,在进入六年级后,更加突出。运动会、朗诵比赛、啦啦操……活泼开朗的大女儿基本参加了学校的全部活动,快乐得像个百灵鸟。刚开始还乐得清闲的郭女士,慢慢开始焦虑起来。“祺祺,你没作业吗?”“在学校写完了。”每次,大女儿准备各种才艺的时候,郭女士都会在旁边小声嘀咕。潜意识里,郭女士知道,各种活动对孩子也是锻炼。可是,她总是不停地提醒女儿,应该去完成作业。因为这件事情,郭女士和大女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这件事情后,郭女士的爱人和她长谈了一次。他的观点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分干预。能促进孩子努力学习的,是她自己对学习的热爱,是孩子的内驱力。这个看似高大上又十分浅显易懂的观点,郭女士的爱人跟她交流了很多次。最终,郭女士在一个月后接受了这个观点。“接受了这个观点后,我可是太快乐了。”郭女士笑着说。
暑假期间,郭女士破天荒没有给女儿安排补课。小升初报志愿时,郭女士帮女儿报了一所私立学校,并成功摇中。暑假期间,国家“双减”政策逐步推出。其中有一项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准以任何形式分重点班和普通班。这些,却没有影响家长们上补课班的热情。很多教育机构针对几所学校的分班考试,甚至推出了刷题班。郭女士没有给女儿报名。“听说今年是均衡分班,即便是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也应该是孩子通过考试来确定进什么班。如果孩子成绩不算好,即使靠突击刷题进了重点班,将来学习起来也吃力。从长期看,对孩子并不是好事。”郭女士说。“双减”政策实施后,郭女士认真研读了相关政策,也结合两个女儿的情况,分析了两个孩子可能面对的问题。“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应该过多干预。”她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她的观点。
记者看教育新政
教育“新政”让教育回归本质 家长、社会需要时间去适应
今年这个暑假,注定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假期!一系列教育新政下,对于每一位学生、家长、老师来说,内心都是汹涌澎湃。经历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变革,我们身处其中,前路未知,但我们要相信光明,教育必须回归教育本质。
回看暑假期间,教育新政屡屡成为热门话题,两个重磅“炸弹”威力最大。一是“双减”政策,二是民办教育急刹车,“公参民”退出历史舞台,民转公将成为大趋势,很多教育顽疾,在这个秋风渐起的8月,开始快刀斩乱麻。教育公平、教育减负,力度空前。
5月1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公布,该条例自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7月17日,太原9所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分别是五育中学、成才中学、凤凰外国语学校、同心外国语学校、师爱中学、文华中学、三立中学、南海中学、杏花中学。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7月30日,太原市发布《关于暂停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的通知》,要求从7月30日起,全市所有面向中小学生(含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律暂停线下培训……
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家长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心跳。通过整个暑假期间的采访,记者大致可以勾勒出太原家长的心态变化图。
面对如此猛烈的教育改革“风”,家长初期有些蒙,真的就是这样吗?能实施吗?
等到一项项举措真正开始实施,培训机构停课,%摇号实施,公参民学校转公开始,家长面对这些真实变得紧张,我该怎么办?孩子该怎么办?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这是一个人正常的心路历程,而这样的经历,更多的是让家长们的心理成熟起来。采访中,很多家长怀念自己小时候上学,没有择校,没有补课,没有那么多焦虑,可是轮到自己孩子上学,焦虑成为了社会“通病”。可是真正国家动手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铁血”政策出台后,家长以及社会反倒有些不适应。
整体回看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其实是环环相扣,要在战略层面改变教育现状,缺失哪一环都有可能让教育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国家给了教育改革的“土壤”,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在尊重教育规律前提下去落实,浇灌好这块土地,而且更需要社会的共识,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但这需要时间,家长和社会需要去适应。
时下,想对家长说的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能让我们自由经营人生的理其实都在心内。我们与其整天在担忧不知道如何应对政策的变化,不如从自身做起,认真考虑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教育就像马拉松,起点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有什么关系呢?更长远地来看,一个新的职业时代正在到来。大批新兴职业出现,青年一代的职业感和新的社会需求正在出现,未来年轻人的选择,也并不仅仅局限于考大学这一条路。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然后去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工具。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去绑架孩子的选择和未来,给孩子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想对从教者和学校说的是,现有政策下,希望能有有效举措提高教育质量,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在教好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这将任重道远。《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说的就是教育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人格。
我们相信,教育正在向越来越理性的方向发展,也会逐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中。我们更要相信孩子,只要他们始终抱着学习的心态,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冠兴
杨晶郭卫艳武佳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寇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