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灵 >> 百灵的繁衍 >> 黍鹀飞行比百灵沉重且无浅色翼后缘,喜欢在
黍鹀属小型鸣禽,长约19厘米,全身满布纵纹的暗灰褐色鹀,雄雌同色。体羽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飞行比百灵沉重且无浅色翼后缘。停栖或作腿下悬而两翼上举的飞行时鸣唱。雄鸟常为多配型。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繁殖期外结群活动。常出没于灌丛及草地,越冬时在农耕地。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分布于欧洲,北非,西非,印度,中国新疆。
黍鹀外形圆胖而嘴厚。雄雌羽色相似,额、头顶、枕、后颈、背、肩灰褐色至棕褐色,具黑色或黑红色条纹,到下背和腰羽色浅淡,纵纹亦逐渐稀少而不明显。尾暗褐色具窄白色或黄褐色羽缘,颊和耳覆羽暗褐色具窄的桂红褐色条纹。下体白色或污白色,下胸和两胁具窄的暗桂红色或暗褐色纵纹,喉和上胸具黑色斑点。虹膜深栗褐;嘴浅角质色;脚黄至粉褐。
黍鹀是开阔景观的鸟类,多见于干草地、湿草地,高山草原地或有稀疏灌木的旷地,以及麦田、谷地和河岸附近的耕地;喜栖于高的树枝上或电线上,或落于墙上、篱笆上,叫声似“chip-chip”和“chun”声。飞翔很慢,除非遇到雀鹰时才加速飞翔。8月后,开始结群活动,见于收获过的农田中,冬季常结成数百只的大群。鸣声粗涩似tic-tic-tuse反复多次,特别是雌鸟孵卵后期更是如此。
它的食物71.5%是植物性食物,其中有谷物及其他种植物的种子和苇实、水果、浆果等;28.5%是动物性食物,其中有甲虫等
黍鹀在天山繁殖期为6—7月间。早春未形成配偶前,许多雄鸟成群地落在灌木上或篱笆上鸣叫。繁殖期到来时,雄鸟环绕飞行于雌鸟之上方,在地上,雄鸟常展开翅膀,展开尾羽,并扇动其翅,同时发出强烈鸣叫。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